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山西玉皇廟

山西玉皇廟

日期:2016/12/15 15:17:28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晉城市區東南13公裡是府城村,府城村的北崗上坐落著玉皇廟,居高臨下,氣勢磅礴,是古代澤州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道教廟宇。今天這裡的廟會仍然非常熱鬧,是周圍幾百裡人們的盛大節日。玉皇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廟宇創建在隋朝,到宋代已經有相當規模,後來經過戰亂被毀壞,元代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重新修建,形成了現存建築的基本格局,以後幾次維修,沒有大的變動。
玉皇廟的布局是三進院落,共有殿宇樓閣、亭榭廂房100多間,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廟裡保存著很多極有價值的道教彩塑,還保存有大量的裝飾性磚雕、石雕和琉璃構件,堪稱是雕塑藝術的寶庫,道教彩塑最為珍貴,是國內罕見的珍品。
頭道山門前,建有東西兩個碑廊,保存著廟宇沿革歷史的資料。進入山門是前院,前院沒有正殿,正中是二道山門,東西兩庑內,原來祀奉文昌、風伯、雨師等神祗,早已毀壞。
過二道山門是中院。中院正殿為獻享殿,也稱作成湯殿,裡面奉祀的是商朝第一代帝王成湯,並有木雕閣樓三幢。東偏殿是東岳殿,裡面奉祀東岳大帝黃飛虎及夫人賈氏,還有兒子黃天化,麾下大將黃明、周紀、龍環、吳謙等。西偏殿是三王殿,奉祀牛王、馬祖、天錢罥祖,形容都很怪異。
中院東庑上三間是禁藥王殿,中間奉祀禁王,他是牢獄神;右邊奉祀孫真人,就是唐代名醫孫思邈;左邊奉祀神醫扁鵲,也有人說奉祀的是三國時候的名醫華佗。下兩間是五道殿,現在只有五道將軍(也稱顯通將軍)的神像一尊。西庑上三間高禖祠,俗稱奶奶廟,是專門為了求子保嬰而供奉的神祗。
東南偏殿是六瘟殿,殿內的立像是勸善大師、和瘟道士以及四方引瘟使者,神台之下有文武侍從和鬼卒等。西南偏殿是地藏殿,奉祀地藏王菩薩和十殿閻君等,這是典型的佛道合流的神靈崇拜形式。
進入後院,正殿是昊天玉帝殿,玉皇廟的主神—玉皇大帝的神像就奉祀在這裡。殿宇粗壯的梁柱斗拱結構、門窗牆壁以及神台上鑲嵌的浮雕磚飾還保留著宋金時期的建築風格。據碑文記載,殿內原有大小塑像118尊,現在保存下來有50多尊,內容是玉帝、宰輔、臣尉、侍女等。其中的多數仕女彩塑,是宋金時期的作品。侍女的頭飾發髻和衣裙服飾各各不同,造型簡括洗煉,衣飾紋理自然貼體,面相清秀俏麗,風度溫柔典雅,表情順從恭謹。這些彩塑表現得是濃郁的人世情味,沖淡了玉皇神殿中的宗教神秘氣氛。
東垛殿是三垣殿,普通的說法是三元殿,奉祀三元神。三元又叫做三官,就是天官、地官、水官,這是漢末魏晉時期天師道所尊崇的三個最重要的神祗。殿裡的塑像是宋代的作品,但是經過歷代重裝,已經失去了本來面貌。
西垛殿是四聖殿,奉祀天篷、天猷、黑煞、真武四聖。四聖是北極紫微大帝的四員大將,宋朝的時候受到皇帝的重視和提倡,在道教神祗中地位顯赫。神像是清代重塑的。
後院東庑的上三間是十三曜星殿,奉祀十三星君。塑像是明代的作品,其中金星、水星都是青年女性形象。水星形態端麗,神情娴靜;金星手抱琵琶,神情抑郁。東庑中三間是關帝殿,奉祀關聖帝君;下五間奉祀蠶神等,塑像多尊,大都是明清時代的作品。
後院西庑的上三間是十二辰殿,奉祀十二元辰真君,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地祗之神。每尊神像所戴的冠上都有圖形,畫著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作為標識。這組塑像是元代作品。
西庑下八間是二十八宿殿,奉祀二十八宿星君。二十八宿原是我國古代天文學上用來觀察天體經緯度和四季運行的二十八組赤道星座,唐初五行家袁天罡把二十八宿與二十八種動物聯系在一起,並在每個星宿名下分別綴以日、月、金、木、水、火、土,星座的名稱由原來的一個字變成了三個字。而玉皇廟中的二十八宿星君神像是人物和動物形象的結合,這在全國還是首例。光是這種形象,對研究道教的神祗崇拜內容就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的藝術價值則更為重要。
根據碑文記載,可以確認二十八宿塑像是元代作品。這些作品是玉皇廟現存塑像的珍品,代表著我國道教雕塑藝術的特色和所取得的最高成就。雕塑作者憑借道教奉為神靈的星座的名義,化抽象為具體,變枯寂為神奇,把動物和人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系列生動真實的藝術形象。這些想象中的天界神靈,都被賦予了現實中的人的品格,如老者的慈祥,中年文官的莊重、青年文官的睿智、中年婦女的端莊和武士的威猛等等,類型分明,而各個個體又都有特點,並沒有絲毫雷同呆板的感覺。二十八宿星君塑像體現出作者豐富的想象力。例如凡占“水”字的星君像都以女性形象來表現,以寓意溫順、柔弱;凡占“火”字的星君像都是武士,並通過臉形的變形和誇張,以寓意熱烈、勇猛。“轸水蚓”是一位中年貴婦,頭戴花冠,面容俊秀,舉起的右手輕盈地捏著一條蚯蚓,類似傳統戲劇中“蘭花指”的手勢。動作優雅,神情娴靜,使人聯想到生活中穿針引線的情景。“尾火虎”是一位武士,身披铠甲,須發直豎,拳頭緊攥,雙目噴火,身邊是一只咆哮的猛虎,很顯然是剛毅忠勇、除暴安良的英雄將士。
這組道教塑像表現出作者在雕塑藝術上的高超技法,充分地發揮了泥塑性能的豐富表現力,得心應手地創作出一個形象群體,女性臉龐的溫潤細膩,老年肌膚的干癟松弛,武士筋骨的剛健有力,諸如此類,都表現得十分成功。服飾的紋理簡潔凝練,線條疏密相間,剛柔相濟,既有真實感,又有裝飾美。作者還利用人物動態的方向轉換、高低起伏的穿插、動物形態的多樣化,組合成整體上生動活潑、氣勢磅礴的效果,使整座玉皇廟熠熠生輝,名傳遐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