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山西雲崗石窟

山西雲崗石窟

日期:2016/12/15 15:17:29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區西16公裡處的武周山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裡。現存洞窟53個,石雕造像5.1萬余尊,是國內三大石窟群之一,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列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承辦的《世界遺產目錄》中。
 石窟始鑿於北魏興安二年(453),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由著名和尚昙曜奉北魏文成帝旨意主持開鑿。現存第十六到二十窟開鑿最早,人稱昙曜五窟;其它主要洞窟也大都完成於公元495年北魏遷都洛陽之前。小型石窟的營造一直延續到孝明帝正光年間。
 位於西區的早期開鑿的5個大窟,平面呈橢圓形,無後室,佛像高大雄偉。中區石窟, 平面多為長方形,有後室,中央雕造大像,四壁拱門及窟頂上雕刻佛像、佛龛、飛天、佛教傳說故事及其它建築圖案。東區的第一、二窟和二十一賭取建塔為主,被稱為“塔洞”。第二十窟主佛像高達13.7米,胸部以上保存完整,臉型豐滿圓潤,雙耳垂肩,雙目有神,兩肩寬厚,雕飾精美,是雲岡石雕藝術的代表。
 雲岡石窟保留的衣冠服飾,建築形制,音樂舞蹈,裝飾紋樣等形象,為研究我國古代文化藝術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