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績溪南門一樓品徽菜

績溪南門一樓品徽菜

日期:2016/12/15 0:05:08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績溪地方雖然不大,但名臣前賢輩出,還孕育出了中華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據《徽州飲食文化》載:“宋代,便有績溪人開灶設肆於長安;明代,隨著徽商的崛起,績溪人又陸續將徽菜推向外地,隨著徽商轉戰南北,績溪菜館業跟著進入京城,始有名為徽館……徽菜以其選料考究,制作精細,講究用油用色而重火功,善於保持原汁原味的特點,跻身於中華八大菜系之列。”

徽菜之一:胡適一品鍋

  胡適一品鍋是徽州地區的經典名菜。梁實秋曾經撰文回憶胡適為他做過的一品鍋:“一只大鐵鍋,口徑差不多有二尺,熱騰騰地端上了桌,裡面還滾沸,一層雞,一層鴨,一層肉,一層油豆腐,點綴著一些蛋皮餃。緊底下是蘿卜、青菜,味道好極了。”
  
 晚上我們沿揚之北路到了街心花園附近,偶見南門一樓,不曉得與屯溪的一樓美食人家有什麼關系,便上去探個究竟。南門一樓店面不大,從一層音樂茶座的過道走上去便是就餐大廳;大廳裡隔成一排排的餐位,還掛著小小的紅燈籠,牆上還裝點著綠色的植物盆景,古色古香的空間中竟然有種KFC的意境。這家徽菜館做成了快餐店的模式,既有徽菜,還有火鍋、營養粥、點心、奶茶等,各種菜品有上百種,胡適一品鍋有大份,也有小份,為客人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
  在後廚,我見到了年輕的廚師章輝傑,這是個笑起來和說話都非常有感染力的帥小伙。他戴著高高的廚師帽,一身廚師裝,正忙著做一品鍋,動作很娴熟。他告訴我,一品鍋一般四六層不等,按上葷下素的順序碼放入鍋,底層放些蘿卜、筍干、豆角等,再放一層紅燒肉、雞肉,最上面一層一般都是油豆腐包沿鍋沿放一圈,上面還會放些蛋餃、火腿片和小青菜,這樣葷素搭配起來,上下菜味相互滲透,蓋上木鍋蓋經過四五個小時的文火慢炖,就可以出鍋了。
  大紅燈籠高掛,輕快的音樂在餐廳裡蔓延,就著夜色把盞淺醉,細細品味這胡適一品鍋,實在是好吃,一時找不到個合適的詞來形容,味蕾全都沉浸在一種不可名狀的舒適與惬意裡。

交通:位於績溪揚之北路南門頭。從績溪汽車站乘1、2、3、7路公交到南門頭站下可到。
旅游TIPS:
  揚之北路中段是績溪步行街,多為衣飾店鋪。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