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那古城遺址
秦、漢時期朝那縣治古城遺址,位於彭陽縣城西15公裡處的古城鎮 境內。地處茹河與任山河交匯處的茹河北岸三角平川正中,東瀕店窪水庫,西臨朝那湫,北依羅家山,四野群峰環抱,形僅龍騰虎躍。城區良田千頃,乃河水庫北干渠穿城而過,渠水潺潺,綠樹成蔭,蝶飛蜂舞,美麗如畫。朝那城,歷代為兵家必爭之地,秦、漢為通往長安的戰略要地,今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城境,陽春桃紅柳綠,盛夏碧波如海,金秋紅葉滿目,隆冬青松蒼翠。朝那古城斷垣殘牆,古樸渾厚;新建的商貿大樓與庭院民宅相映成趣;寬闊的瀝清公路與僻巷小徑並存;繁華的街市與恬靜的農捨別具一格;幽靜肅穆的東山清真寺與書聲琅琅的古城中、小學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構成一幅古樸優雅的畫卷。
三國時期,曹操統一北方,仍置安定郡,上隸雍州.下轄朝那等6縣。此時的安定郡轄境大為縮小,只有以高平縣城(寧夏固原市)為界的以南地區,因高平縣城正處在分界線上,撤並於朝那縣。高平城專為駐軍之地,到北魏時成為邊境懷朔六慎之一的高平慎。朝那縣成為曹魏政權與西北少數民族的分界線,戰略地位更為重要。自曹魏到西晉結束近一百年時間裡朝那縣建置五更改,從東晉十六國到隋統一北方二百六十多年間,朝那地區是匈奴、羌人和相繼南下的鮮卑等少數民族活動的地方,隨著各少數民族政權的更替.胡耶縣建置時徙時廢,但在民族融合中,經過各自畜牧營產,使朝那地區以畜牧業為主的經濟有了普遍發展。
綜觀秦漢三國時期古胡那的風雨滄桑和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除報端專家學者印證過古朝那縣址就在寧夏彭陽縣古城鎮,還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證明;一是秦長城作證。二是戰略地位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