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門箭樓復建透視圖。 (資料圖片)
由於歷史原因,西安城牆南門有城樓無箭樓,北門有箭樓無城樓。記者昨日從城牆景區獲悉,南門箭樓采用輕型材料仿建的方案剛剛通過國家文物局審批,明年10月將原址原貌重現。
南門箭樓明年10月迎客
南門綜合提升改造工程將於本月全面開工,其中包括南門迎賓入城文化演藝工程、南門外東西下穿立體交通體系建成工程等六大工程,將於今年10月開工,2013年10月建成開放。其中南門箭樓展示工程是一大亮點。
西安市文物局局長鄭育林介紹說,南門箭樓與北門箭樓樣子相同,原來考慮過采用原材料、原工藝,但因為土木結構的承重會影響到真實城牆的安全,國家文物局最後批准了使用輕型材料進行可逆性、展示型仿建箭樓的方案。就像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的丹鳳門的結構一樣,新箭樓將重量更輕、內部空間更大,外立面的質感和原箭樓一模一樣。“這樣的原址重建方案在全國來說也是創新之舉,我們正在考慮北門城樓重建的可行性。”鄭育林說。
松園和亞童夢園成下沉廣場
南門廣場綜合改造工程要將南門打造成西安的迎賓之門、文化之門,周邊景區也要與之相適應。現在南門護城河外西側的松園、東側的亞童夢園風格與周邊建築不太統一,在綜合提升改造中,它們將搖身一變成為兩個下沉廣場,成為融合地下停車場、人行下穿通道、地下商業建築等的復合建築。另外,目前護城河兩側環城公園的基礎設施還不完善,沒有充分利用起來,綜合改造中環城公園將大幅提升,不僅可以容納更多市民休閒娛樂,也將成為一個新的風景。
如果說以前的順城巷改造只是讓順城巷“脫貧”,那麼新的綜合改造中,順城巷就成為城牆景區的重要一部分華麗蛻變:為與城牆風格相統一,順城巷及環城路旁邊主要建築都要穿衣戴帽,城牆門樓也將通過彩繪方式,融藝術與保護為一體,做到古香古色、修舊如舊。
城牆東北角打造皇城坊
繼順城巷改造之後,城牆周邊將再度蛻變。城牆景區南段、東段、北段共約10公裡、50萬平方米區域的旅游服務設施及園林景觀將進行全面提升,建設親水平台、沿岸護坡和健身廣場等服務配套設施,增加文化活動空間、休閒設施,使整個景區成為綠蔭環繞、四季常青、水景交融的示范性立體景觀帶。
在城牆內東北角,將借鑒成都寬窄巷子、北京前門大街、上海新天地等歷史文化街區的改造經驗,建設一批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率先成為城坊一體化的“皇城坊”歷史文化商業街區。規劃中,西安南城坊有下沉式酒店,北城坊有經典的關中大宅院,西城坊有沿街院落式商業街……這將使得西安城牆真正成為“牆、林、路、河、巷”五位一體的人文生態景區。
新聞鏈接
南門為何沒有箭樓?
細心的市民早已注意到,西安城牆南門有城樓無箭樓,而北門則是有箭樓無城樓。正是這兩棟消失的建築,讓人們銘記近代西安的一段悲壯歷史。
南門是西安城牆城門中資格最老、沿用時間最長的一座,現存有城樓、閘樓(建於1986年)。1926年,近代史上著名的“二虎守長安”就發生在南門,當時河南軍閥劉鎮華率領10萬大軍圍攻西安城,楊虎城和李虎臣二位將軍憑借西安城牆與眾將士守城長達八個月之久,終於守住了這座西北重鎮,遺憾的是南門箭樓在這次戰役中被毀掉了。
北門現存有箭樓1座,閘樓、城樓毀於清末。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西安同盟會聞訊,推舉新軍管帶張鳳翙為秦隴復漢軍政府大統領,新軍從城內攻戰西安,統治西安265年的清政府被推翻了,北門城樓不幸在此次戰爭中被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