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延續千年傳統文化熏染的岜沙

延續千年傳統文化熏染的岜沙

日期:2016/12/14 23:59:23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岜沙苗寨


在沒有去黔東南之前,於芭沙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別人的描述中。從最初的驚喜到最後麻木,從開始期望到最後的漠然,然而這座藏在深山中的苗寨終於憑著特有的民族風俗,成為倍受追捧的焦點對象,征服了包括我在內的所有的游客。


這是被稱為“最後的槍手部落”的岜沙,由五個自然村寨組成,大約就在十年前,這裡的人們還是以狩獵為生。後來政府禁獵繳槍,岜沙人卻堅持人在槍在,最終他們視若生命般寶貴的槍支經公安部特批得以保留。但是狩獵的生涯卻一去不復返了,如今種植水稻、果樹等農業耕作成為岜沙人維持生計的主要來源。旅游業的興起更是揭開了這座神秘苗寨的面紗,岜沙從此不再寂寞。


岜沙苗寨

這座苗寨的地理位置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偏僻,它距離縣城其實很近,如今道路又修得坦蕩開闊,出租車隨意進出,苗寨就坐落在公路兩旁,值得慶幸的是,這樣的便利交通並沒有破壞寨子裡面幽靜天然的生活環境。雖然只是距離不到十公裡的路,卻宛若走入了另一個世界。

霧氣彌漫,黔東南的雨來了,偏不肯痛痛快快的宣洩一場。只是零零星星藕斷絲連的纏綿。現在已經過了春節表演的熱鬧時期,寨子裡靜下來了,游客少了。家家柴門緊閉,高大的晾曬架子寂寞的空曠著,不知誰砍了幾捆柴隨意地堆放在角落。公雞悠閒地漫步,有女子挑著筐提著籃子走過,目不斜視。

小男孩留著傳統的頂部發式,女孩子梳著斜斜的辮子。到處古樹參天,石板路濕滑發亮,表演場上空無一人,雨水靜靜的打濕散落四周的木凳,依稀能夠想象游客圍觀剃頭表演時的熱鬧場景,只是此時,靶場上再無槍聲。




對於苗族的印象,我們多是傾倒於那些屬於女性的銀飾刺繡,環佩叮當,而岜沙所帶來的卻是完全另一副當屬於男人的彪悍面目。他們自稱是蚩尤的後代,堅定的認為自己是最正中的苗族,而男子的發式更是迄今為止在中國所能見到的最古老的男性發式,有上千年的歷史,這種被稱為“戶棍”的發式就是剃掉頭部四周大部分的頭發,僅僅留下頭頂中間一點,盤發為髻。而剃頭的工具,俨然就是腰間常攜帶著的那把鐮刀!

走在寨子裡偶爾也能看到這樣傳統發式、服飾打扮的男子,還穿著蛋漿布衣服。女子也還穿著百褶裙。打著綁腿,挑水、砍柴、曬谷、舂米,在沒有旅游表演的日子裡,生活似乎回歸了本來面目,依舊踏著延續了千百年的節奏行走。他們也許已經知道了外面世界的精彩,然而卻又要坦然堅守著自己的文化方式,據說上一代的老人並不強制後輩們一定要繼承古老的傳統,他們有自由選擇的權利,然而就在這種氛圍下,他們反而接受了保留傳統的驕傲,坦坦蕩蕩,安然自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岜沙人流露的氣質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最好诠釋,我們欽佩他們,祝福他們。

交通:
凱裡有到從江的班車,西江去從江,可先坐班車到雷山,再讓調度員聯系去榕江和從江的過路班車,凱裡到榕江和榕江到從江的班車都很多,約三四十分鐘一趟,雷山到從江的班車車程六到七小時,從江縣城乘坐出租車可前往岜沙。從江橋頭也有摩托車去岜沙。

住宿:
古風寨青年旅館,應該算是全寨條件最好的,就在主街上,他家粗犷的木柵圍牆很好認,房間裡的被子都是超厚的羽絨被。另外,衮元亮家和槍手部落價格都不貴,有公共衛生間,可洗熱水澡。

從江縣城的住宿條件較為一般,從汽車站出來後就能看到附近的好幾家賓館,規模都差不多,文廣賓館似乎從屬於從江文化局,內部管理比較正規,房間干淨。

旅游貼士:
苗寨裡平日還是很安靜的,盡量不要未經允許對人近距離拍照,有機會可走入苗寨人家,深入了解岜沙人的生活狀態,只要你以禮相待,當地人也會回報給你同樣的真誠和熱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