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項目計劃:知己知彼合理進度安排一

項目計劃:知己知彼合理進度安排一

日期:2016/12/14 22:51:26      編輯:古建築結構

  做項目計劃,如同給一個待出生的嬰兒寫傳記那樣困難。如果允許項目結束後再寫計劃,那就輕松多了,並且可以100% 地准確。歷史教訓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如果一萬年以後才會有一條陽光大道通向共產主義,那麼現在就不要忙著砸鍋煉鋼趕英超美,免得在跑步奔向共產主義時把自己累死餓死。在做軟件的項目計劃時,應屏棄一切浮誇作風。只有“知已知彼”才能做出合理的項目計劃。這裡“知彼”是指要了解項目的規模、難度與時間限制。“知已”是指要了解有多少可用資源,如可調用的程序員有幾個?他們的水平如何?軟硬件設施如何?

  1.知己知彼

  首先要了解項目的規模、難度與時間限制,才可以確定應該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去做這個項目。在可行性分析階段就要考慮這個問題。但不幸的是,人們在陷入項目不能自撥之前總難以准確地估計項目的規模與難度。這裡經驗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項目的時間限制有兩類:第一類,項目應該完成的日期寫在中,如果延期了,則開發方要作出相應的賠償;第二類是開發自己的軟件產品,雖然只確定了該產品大致的發行日期並允許有延誤,但如果拖延太久則會失去商機造成損失。

  項目的資源分為三類:“人”、“可復用的軟構件”和“軟硬件環境”。

  (1)人是最有價值的資源。項目計劃的制定者要確定開發人員的名單,要根據他們的專長進行分工。

  (2)可復用的軟構件是次有價值的資源。復用軟構件可提高軟件的質量與生產率。軟構件並非一定要用自己的,可以向專業的軟件供應商購買。

  (3)軟硬件環境雖然不是最重要的資源,卻是必需的資源。原則上軟硬件環境只要符合項目的開發要求即可。有些項目可能要用到特殊的設備,則要事先作好准備,以免用時找不到而擔擱了進程。

  2.進度安排

  有一位程序員忙著編寫程序,經理問他還需要多久才能完成。

  “明天就可以完成。”程序員立即回答。

  “我想這是不切實際的,實話實說,到底還要多少時間?”經理說。

  “我還想加進一些新的功能,這需要花兩個星期。”程序員想了一會兒說。

  “即使這樣也期望過高了,只要你編完程序時告訴我一聲,我也就滿足了。”經理說。

  幾年以後,經理要退休了。在他去退休午餐會時,發現那位程序員正趴在機器旁睡覺:可憐的家伙整個晚上都在忙於編寫那個程序。

  程序員也期望每天早晨能在7:00准時起床,可老是一覺醒來就到中午了。項目落後於進度表乃是家常便飯,不必大驚小怪。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