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件吐魯番出土文物交接儀式在長沙舉行。由長沙簡牍博物館、吐魯番博物館等共同舉辦的“翰墨留香絲路溢彩——吐魯番出土文書精粹展”,將從12月12日開始在長沙簡牍博物館展出3個月。此次展覽是新疆吐魯番出土的紙質文書首次走出新疆,亮相長沙。展覽將用128件文物及大量圖片,展示以古代西域流行的25種語言、18種文字組成的歷代文書。包括《論語鄭氏注》唐西州卜天壽抄本、長篇占卜文書《易雜占》、《妙法嚴華經》等5件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文物。吐魯番古稱高昌,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鎮,東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吐魯番博物館副研究員陳愛峰介紹,特有的葬俗,及炎熱干燥的地理環境,使得吐魯番盆地成為古代文物和文書的聚寶盆,幾十年來出土了大量古代文書。此次展出的吐魯番文書,主要為西晉至宋代期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諸方面的原始資料。由於長沙冬天氣候濕冷,部分文書在來長沙前,已用有機玻璃密封,防止腐朽霉變。長沙簡牍博物館特地采購了一批帶有恆溫恆濕設備的陳列展櫃,並對展出環境進行了升級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