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未央宮遺址

未央宮遺址

日期:2016/12/15 15:04:15      編輯:古代建築

今西安市未央區未央宮鄉,位於漢長安城西南部的西安門裡,又稱西宮,劉邦稱帝
後七年(前200年)始建。工程監督蕭何,為皇帝朝會之處。自50年代起至今,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
城工作隊多次發掘。
    未央宮平面呈方形,四面各有一門,周築圍牆,東、西兩牆各長2150、南、北兩牆各長2250米,
周長合漢代21裡,面積約5平方公裡,占漢長安城內總面積的七分之一左右。東、北兩門外有阙,稱
東阙和北阙。據文獻記載,宮內主要建築有前殿、宣室、溫室、清涼、麒麟、金華、承明、高門、白
虎、玉堂、宣德、椒房、昭陽、柏梁等殿和天祿、石渠兩閣等,共40余座。
    前殿是未央宮最重要的主體建築,居全宮正中,其它重要建築圍繞它的四周。夯土台基北部至今
殘高達15米,南北長約350、東西寬約200米,有前、中、後三座大殿,是利用南北向的龍首山丘陵修
建的高台建築。前殿西南和東北部各有一建築基址,可能是守衛人員辦公、住宿和大臣出入休息的地
方。殿內西南部發現了一批被火燒過的木簡,其中有病歷和醫方文字。
    前殿北360米有一座宮殿基址,其主體建築的南夯土台基東西長50,南北寬30余米。它的北面有
一長方形庭院,南面有兩夯土台,似為正殿前的兩座阙門。據推測是後宮椒房殿遺址,即皇後的住處。
    石渠閣和天祿閣在前殿的西北和正北。前者是西漢中央政府最早的圖書館和檔案館,後者主要存
放文史檔案和重要典籍。
    距前殿西北880米,有一管理全國工官的官署遺址。它西距未央宮西宮牆105米,發掘總面積9600
平方米。圍有夯土牆,圍牆內有外壁柱,對稱分布。除東牆外,其余三牆均有廊。牆外均置斜坡散水。
院內中部有一南北向的排水渠將其分為東、西並列的兩座院子。東院東西長57、南北65.5米,有北、
西兩門。院內有兩排共6座房屋。以南排西房面積最大,達215.04平方米。西院東西72.7、南北65.
5米,兩排共7座房屋。東、西院內均有天井、地漏、回廊等遺跡。遺址中出土有數以萬計的骨簽。均
以獸骨制成,一般長5.8—7.2、寬2.1—3.2、厚0.2一0.4厘米。背面平直,正面弧背,經磨平,
上刻有字。行字數一般為6—7個,絕大多數文字內容為物品名稱、規格、編號、如“服六石”、“力
八石”。有2—4行字的字數少者十幾個,多者三四十個不等,文字內容一般為紀年、工官名稱、工官
令、丞、令史等各級官吏和工匠名字。
    前殿西北400米處,又發掘出一處官署遺址,高出地表1米多,發現有成排的柱礎,內有封泥,推
測是西漢皇室的少府或其所屬的官署遺址,是執掌皇室錢財物品收入、開支的管理機構。
    未央宮遺址中出土遺物除以上所列的木簡和骨簽外,主要有雲紋、葵紋、文字、素面瓦當。文字
瓦當內容多為“千秋無極”等吉祥語。磚有長方形、方形、扇形磚和子母磚、空心磚。筒瓦一般通長
47.2—49.6、徑14.9—19.3厘米。生活用具有燈、碗、盤、盆、奁等陶器。出土有鐵弩機等兵器,
還有一些車馬器。鐵弩機上還刻有產地、編號等銘文。
    未央宮在西漢以後是新莽、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等七個朝代的理政之地,使用
時間達360多年。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