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這些文物古跡 為何“無人管”

這些文物古跡 為何“無人管”

日期:2016/12/14 12:06:46      編輯:古代建築
    施琅績光銅柱坊被亂塗亂畫。

    中華文化發展繁榮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條件。保護歷史文物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必然要求。

    然而在城鎮化發展之下,許多文化保護遺產岌岌可危——記者通過走訪發現,我市島內外的部分文物保護單位就面臨身在所謂保護光環下,卻未得到合理的日常維護和修繕,有的甚至幾近荒廢。 
    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施琅績光銅柱坊地點:同安環城東路     同安環城東路上,一座古色古香重檐仿木樓式結構的古龍坊立於路邊,上檐鑲有镂空“恩榮”聖匾,正面镌刻“績光銅柱”,近300年的歷史沒有蓋去牌坊精細浮雕的光彩,反之時間愈久,古韻愈發悠揚。

    然而,這座廈門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清代石牌坊,周邊保護范圍卻正被“蠶食:記者昨

    保護范圍蓋起房屋,牌坊周邊遭“蠶食”

    汽車維修店緊挨保護文物。

日在現場看到,一堵圍牆直接立於牌坊正後方不到5米的位置,而將鏡頭拉遠,臨牌坊不到十米就是一家汽車維修店的大門,大紅色的店招與牌坊的古色古香形成鮮明對比。

    周邊建築物的“緊逼”,令“績光銅柱”坊的保護范圍逼仄不堪,同時也令文物景觀大打折扣。事實上,這樣的做法也違反了相關文化遺產保護規定——記者從福建省文化廳網站上了解到,2009年11月,“績光銅柱”坊正式成為福建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列入古建築一類,按規定,其保護范圍為坊四周向外延伸30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