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崗古海岸遺址棄於荒野無人識
日期:2016/12/14 12:02:53   編輯:古代建築“海珠區不可移動文物管理摘要”的牌匾被丟棄在花叢裡,不遠處就是古海岸遺址。
古海岸遺址的一處巖體變成了垃圾手推車的停放場。
作為世界公認的典型古海蝕遺址,七星崗古海岸遺址(以下簡稱“古海岸遺址”)被認為是海陸變遷的標志。然而近日卻有市民報料稱,如今的古海岸遺址內長滿荒草和野樹,人們根本無法走進其內,此前討論了多年的七星崗古海岸公園,如今也了無蹤影。
舊時,廣州城外的海面遠比現在遼闊。清初詩人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形容廣州“背山面海,形勢雄大,有偏霸之象”就是證據之一。今天在研究廣州地理變遷的時候,廣州的古海岸遺址被頻頻提及,而七星巖古海岸遺址被認為是廣州海陸變遷的標志。
然而,近日記者走訪古海岸遺址發現,供研究古海海蝕和海蝕風化的赤紅色海石,很多必須撥開籐蔓和野草才能看到;原先豎立的一扇“古海岸遺址”的磚石門廊,根本無法攀登;連接門廊與海石的園區內大樹橫斜,無法通行。穿過樹叢走到門廊中,卻發現門廊處的階梯早已崩壞,拳頭大小的裂縫在階梯上到處可見。
為保護古海岸遺址,有關部門在其周邊建起了一堵約半米高的圍牆,入口處寫著“古海岸遺址”五個大字。但由於位置過於偏僻,標示並不明顯,連住在距離該古海岸遺址不足100米處的居民都對該遺址一無所知。
曾計劃建遺址公園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古海岸遺址並非一直都這麼“落魄”。
根據媒體報道,1956年,廣州市就將其列為廣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媒體報道稱,2006年海珠區就已完成了古海岸遺址公園的規劃設計並通過了評審,計劃2007年建成開放。但是,2009年因為“古海岸遺址沒有人文遺存,不屬於文物范疇,不符合推薦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條件”的爭論,遺址公園的計劃擱淺。時過境遷,在近年報道中,古海岸遺址每次出現在公眾視野,幾乎都與“垃圾”圍堵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