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164萬件中國文物散落世界

164萬件中國文物散落世界

日期:2016/12/14 12:02:53      編輯:古代建築

文物

    近期,關於中國流失海外文物的事件再現:福建被盜“章公六全祖師”肉身像亮相匈牙利、法國楓丹白露城堡的中國文物被盜等。而值此中國海外流失文物再次引發熱議之時,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大型叢書第一卷,並由此勾勒出中國文物如何流失的路線圖。那麼有關江蘇和南京的流失文物又有哪些呢?

    數次流失浪潮164萬件中國文物散落世界

    中國國家博物館自2005年啟動的《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叢書編纂項目,該叢書將陸續發布海外文物狀況,此次亮相的首卷是《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卷》(該博物館簡稱“V&A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介紹,這些流失在海外的中國古代文物中,有相當一部分至今尚未正式向世人刊布,而有些雖然有過發表經歷,但資料零散,信息不全。因此,這項工作開展得異常艱難。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完全統計,在全世界47個國家200多家博物館的藏品中,中國文物有164萬余件。而在日前發布的首卷中,就介紹了包括V&A館藏中國瓷器102件、青銅器31件、漆木器22件、銅胎畫琺琅器10件、金銀器8件、玉器7件、陶俑6件、石造像3件、絲織品3件,以及犀角杯、印譜等其他材質文物3件。

    為何歐洲博物館有那麼多中國古董珍品

    那麼為什麼歐洲博物館會有那麼多中國古董珍品呢?這些珍品在什麼時候通過什麼樣的方式流入了歐洲?據報道,第一類是鴉片戰爭之後從中國搶來的,掠奪者主要來自法、英兩國。第二類是清道光朝之後,中國很多宦官從宮中偷竊古董變賣流出去的。第三類是當時中國的外銷產品。中國清代康雍乾時期瓷器外銷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遠遠超過了之前歷朝歷代。歐洲各國王室貴族均藏有精美的中國外銷瓷器,數量之大令人驚訝中國文物真品到了歐洲之後,歐洲各國的博物館或通過拍賣、或通過私人捐贈等途徑將它們“收入囊中”。

    斐西瓦樂·大維德是1935年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展出的“中國藝術展覽”主要策劃人。明洪武釉裡紅把蓮紋軍持便是1937年送給V&A博物館十數件瓷器之一。大維德懂中文,他是第一個親自跑到北京跟故宮打交道的英國藏家。大維德最卓越的收藏是一對有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紀年的青花供瓶和14件汝窯瓷,當時除了台北故宮外沒有任何人的藏品能與他相比。

    當然,在歐洲博物館中被公開展出的中國文物並非就是全部。報道曾稱,大英博物館用於中國文物的展廳很大,場館裡的工作人員介紹,現在能看到的展品,只是大英博物館收藏的百分之一,更多展品已經被藏在了各種藏室,無緣一見。其中更值錢、更有年代價值的東西,不能展出,因為害怕中國索回。至於藏在歐洲私人收藏者手中的中國文物數量更是秘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