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永春“五化”模式促文物古建築消防安全升級

永春“五化”模式促文物古建築消防安全升級

日期:2016/12/14 11:29:21      編輯:古代建築

文物古建築消防安全是一項關乎文化遺產傳承與延續的重要工作。近年來,為深刻吸取國內古建築火災事故教訓,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結合實際,針對全縣古建築點多面廣、動態消防隱患多的特點,認真分析研判全縣古建築消防安全形勢,采取“五化”模式推動文物古建築消防安全提檔升級。

落實責任,嚴格日常監管“規范化”。永春縣將文物古建築消防安全工作納入22個鄉鎮、4個相關部門年終政府績效考核考評范圍,按照“一把手”負責制和“一票否決制”,建立政府主管、部門監管、鄉鎮政府主體負責機制,全面落實消防安全監管職責,提高文物古建築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同時,與61家縣級及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責任人及主管單位簽訂安全責任書,進一步完善消防安全工作組織機構,督促其嚴格落實消防安全管理主體責任。

部門聯動,推進幫扶指導“全面化”。今年,永春縣認真調研分析全縣文物古建築消防安全形勢,將文物古建築在消防基礎設施方面存在短缺、設置不合理、設施落後等問題,通報相關部門,並投入專項資金為各文物古建築單位配備4千克干粉滅火器300余具。同時,與公安、文體新、安監相關部門聯合成立古建消防督查組,重點督查各崗位人員的消防安全責任落實情況,文物古建負責人共商舉措,研究制定具體整改措施,就如何做好文物古建築的消防安全工作,加強文物古建築防火,嚴防各類火災事故的發生,建立完善各類防火制度20余條。

密集排查,確保隱患整改“常態化”。積極組織全縣100余名專兼職網格管理員深入所轄區域、網格責任區進行走訪摸排,摸清底數,了解文物古建築消防安全狀況,並建立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檔案,提醒和督促文物古建築管理單位加強消防安全巡查。9月份以來,縣政府牽頭組織文體新、安監、住建、消防等部門開展文物古建築普查。截至目前,全縣5個部門抽調的20名業務骨干共對涉及省、縣級文物古建築在內220家歷史古建築進行消防隱患排查,發現並督促整改火災隱患324處,有效強化了轄區古建築的消防安全環境,確保了火災形勢的持續穩定。

灌輸知識,打造防火宣傳“多點化”。55家縣級文保單位分別設置了與其風格契合的消防公益廣告牌、消防警示牌,6家省級文保單位開辟了消防宣傳欄,安排專人負責定期更新宣傳內容,重點宣傳火災案例和消防法律法規知識。消防大隊定期對文物古建築工作人員開展消防知識培訓,普及消防常識和初期火災撲救常識,利用志願者服務隊發揮貼近一線的優勢,積極開展消防安全常識和自救逃生知識宣傳,並將《消防安全提示》向參觀群眾發放,及時制止不規范行為。

強化演練,築牢救援防線“機制化”。 督促具備條件的文物古建築管理單位建立志願消防隊伍,現已建立余光中舊居、塘溪福興堂、魁興巖等4支隊伍,並建立應急聯動和指揮機制,對志願消防隊進行統一調派、指揮,定期深開展實戰演練和“六熟悉”,不斷修訂完善滅火救援預案,開展古建築火災撲救戰術研討、應急拉動和合成演練。消防大隊對文物古建築消防基本情況、消防設施、建築規模、耐火等級等方面進行登記造冊,尤其對周邊環境、道路水源、防火間距進行詳細了解,掌握第一手基本資料,做好底數清、情況明。來源: 福建泉州消防支隊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