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肇興歲月 情陷最美麗的鄉村古鎮

肇興歲月 情陷最美麗的鄉村古鎮

日期:2016/12/16 18:33:30      編輯:古代建築

    伴著河水嘩啦啦的聲響,清脆的棒槌敲打著衣服的聲音,我從夢中醒來,望著窗外還籠罩在薄霧裡的鼓樓、花橋,我的思路又一次停頓了。

  已經記不起我第一天來到這片土地上是什麼時候了,只記得來到這裡,便被這裡的花橋、鼓樓、侗族大歌,還有熱情好客的侗鄉人所吸引,讓我不厭其煩的留戀於此,不願離去。這裡的一切,都是原生態的。你找不到鋼筋水泥的痕跡,遠離城市的喧囂,在這裡,只有小溪的流水聲、孩童嬉鬧的聲音、還有那優美動聽的侗族大歌聲,好象把你帶進了另一個世界。

  這裡民風淳樸,風光秀美,古老的吊角樓隨處可見,造型獨特優美,頗具匠心。一條清澈的小溪,從寨中穿流而過,小溪兩邊的岸堤用鵝卵石鑲拼而成,圖案精美,五座歷史悠久的鼓樓(仁、智、禮、義、信團)聳立在其中,不少老人聚集在那裡納涼,訴說著一天發生的事情,小孩子則在一旁嬉戲,耍鬧。小溪邊老妪在攪藍靛,堤廊下的女人在紡紗,不時傳來用石頭錘布叮咚叮咚的聲響......

  這就是肇興,一個原生態的地方,一個因為地理位置上的偏僻,尚未被商業化氣息侵蝕的地方,因而它被封為我國最美麗的六大鄉村古鎮之一,侗鄉的一顆明珠。只有在這裡,我的內心才能平靜,回歸到大自然之中。

  在肇興的日子,每天都會睡到自然醒。清晨,在窗戶上趴上一會,看著霧氣中朦胧的花橋、鼓樓,一點點的清晰,霧氣一點點的在太陽的近逼下,退去,腦子裡面空蕩蕩的,不知道今天該干些什麼、怎麼度過。

  進入了夏季,天氣開始炎熱起來了,身處雲貴高原的肇興,紫外線也是格外的強,出去行走一會,就會發覺皮膚紅彤彤的,到了晚上,就開始變成古銅色了。一般白天的時間,都會呆在客棧裡打發時間,坐在靠河的籐椅上,一杯茶,一本書,我不再感到喧囂、不在彷徨,一心沉浸在文字的空間中,享受著;要麼就會在網上,和三五知己好友,問候幾句;要麼就會找個陰涼的地方,拾幾個小石子,扔向水中,看著自己的影子一點點的消失。

    太陽下山了,夜幕開始降臨了,夕陽下的花橋,象是鍍了一層薄薄的鎏金,在清澈的河水的映襯下,閃爍著與眾不同的光芒。這個時候,它也成為了侗鄉老人們理想的納涼場所,三三兩兩,不一會,就坐滿了人,有的抱著剛會走路的娃子,在哄著;有的吸著長長的旱煙,吞雲吐霧著;更多的是在談論著寨子裡發生的事情。而我,則會靜靜的坐在一角,感受著習習的涼風,欣賞著夜幕來臨時的寨子,一步步融入黑暗。

  夕陽下的花橋,橋的另一頭通往心中的天堂。

  夜幕降下來了,缈缈的炊煙,開始籠罩著寨子。此時的我,看著寧靜的村落,忙碌著的侗鄉人,昏暗的燈光,陷入了沉思之中。

  有時候,我都在懷疑自己,是否能耐得住平淡、寂寞,在這個與世無爭的地方長住下來。

  徒步堂安寨子時所拍的梯田,沿著山形,蜿蜒彎曲,層層疊疊,布滿整座整座的山頭,這是大自然的雄渾與人類堅韌、偉大創造相結合的壯麗畫卷。

  閒暇之時,我就在反思過去。畢業四年了,先後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崗位上,奮斗了四年 ,奔波了四年,在忙碌的工作中,我迷失了自己,每天都為了完成所謂的指標、任務,不斷的在失敗當中,尋找成功的法則,周而復始。我真的疲倦了,難道這些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堂安寨子裡的一處泉眼,泉水常年奔流不息,清涼甘甜。她的離去,最終促成了我的離去,離開喧囂的大城市,離開我和她經營的溫馨小屋,放棄了自己從事的工作,獨自一人出來流浪。沒有目的地,也沒有終點,從湘西的鳳凰,到貴州的黔東南,再到桂林朔,再回到肇興。一路走來,只為了尋找可以洗滌傷口的樂土。

  感覺到孤獨的時候,我會一個人,靜靜的坐在花橋上,什麼也不想。

  看著清澈的河水緩緩的流去,羨慕著水中自由自在的小魚兒,享受著徐徐山風拂面時的涼爽,驚歎花橋上美輪美奂的民族圖畫,就這樣懶散的坐著。。。

  一日早起,大霧,寨子籠罩在雲霧之中,拜昨夜一場大雨所賜。

  平日裡熟悉的花橋,披上了一層薄紗,像一個害羞的少女,隱約可見其面容。太陽慢慢的爬起來,霧氣開始往山的那邊退去,小橋、流水、人家,一切是那麼的自然、和諧。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