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三處奉賢古鎮將獲永久保護

三處奉賢古鎮將獲永久保護

日期:2016/12/16 18:44:15      編輯:古代建築
  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專家委員會日前評審通過了三處保護規劃草案,上海市奉城老城廂、奉賢青村港和莊行南橋塘位列其中。日前,三處歷史風貌區保護規劃草案正式向社會公示。古鎮將以原汁原味呈現。三處歷史風貌區保護規劃均遵循整體性原則、原真性原則、可持續原則、分類保護原則。奉城風貌區定位為以居住為主,以宗教活動、旅游觀光、文化休閒與商業服務相結合的傳統服務型社區。

  其中,始建於清代同治年間的曙光中學舊址、明代萬佛閣奉城古城牆等區級文物保護對象的保護現狀均頗為理想。

  現曙光中學校長褚頑強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曙光中學舊址潘公祠已於近年完成了修繕,這一明清建築至今保留完好。而作為上海頗具規模的比丘尼道場的萬佛閣也在經過修繕後重放光彩。萬佛閣位於奉賢奉城鎮北街,明洪武十九年為防海上倭寇入侵,信國公湯和大將軍,督築奉城城牆,萬佛閣同時就地重建於北門月城灣內。史上幾經修復,1989年,萬佛閣在新量法師的主持下,開始大規模恢復重建。

  奉城中心鎮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奉城鎮拆遷工作已基本完成,總體規劃實施將於年初正式啟動。而在2005年奉城鎮完成了古鎮北街的初步改造,北街已初露明清建築風貌。

  莊行古鎮至今保留著形成於1368年的東西街和河南街,混弄堂、油車弄、露胥堂弄和牌樓弄等歷史建築群承載著商賈文人們的段段往事。匯福園、東興樓、大豐商行、刁家大院等建築具徽派特色。古城牆、石牌樓將古鎮的歷史完好封存。

  青村鎮是另一奉賢區保存較為完整的傳統歷史街區。老青村港及其眾多支流,形成了該地區特有的自然風貌。具有當地特色的傳統江南木結構建築群作為人文景觀與自然風貌相得益彰,老青村港兩岸以及新群路以南的一些清代至民國時期傳統建築單體或院落,代表了當地較有特色的民居及商業店鋪等建築類型。

  而南虹橋和繼芳橋等重點文物單位則顯現了江南水鎮的風韻。青村風貌區具有原生地貌環境,空間格局、建築特色、民風民俗等,集中反映了上海郊區沿海水鄉集鎮的傳統風貌特點。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