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禾木圖瓦村 中國最令人向往的古村

禾木圖瓦村 中國最令人向往的古村

日期:2016/12/16 16:11:05      編輯:古代建築
俯瞰禾木的秋色美景

  在遙遠的新疆布爾津縣,阿爾泰山深處的喀納斯湖區,生活著大約2000名圖瓦人。來到禾木村,首先進入我們視野的就是那一棟棟的小木屋和成群結隊的牧群,與雪峰、森林、草地、藍天白雲構成了獨特的自然與文化景觀。

  爬上河岸高坡,回頭向村子望去,坡下是分成高低兩層錯落的村捨,又有白桦林的樹梢作為前景,禾木河在桦林的掩映中靜靜流淌。

陽光下的木屋格外動人

  禾木河,河水和藍天揮映,像一條粉藍的絲綢。以前這樣的景色都是在風光名信片或電視上才看到,神往已久,現在這樣真實的出現在我們眼前...... 。

禾木河

  攝影愛好者譽為“人間仙境”的禾木村,拍攝桦林日落,牧群。

牛群

  禾木,一個被白桦樹包圍的小村莊。全村原木搭建的小木屋讓整個禾木村充滿了原始的感覺,更顯其“神的自留地”的美譽。村外禾木河緩緩流淌著,村內炊煙在秋色夕陽中冉冉升起。那裡遠離喧囂、繁雜;有的只是河邊發呆的游客和醉人夢幻的景色。

   禾木是“神的自留地”,喀納斯也有個美麗的稱號“神的後花園”。

神的後花園

  這些小木屋已成為圖瓦人的標志,這裡的房子全是原木搭成的,原木之間用一種鮮苔塞,好似內地的水泥。小木屋基本有大半截埋在土裡,以抵擋這裡將近半年的大雪封山期的嚴寒,充滿了原始的感覺,顯得特別原始古樸,並帶有游牧民族的傳統特征。房頂一般用木板釘成人字型雨棚,房體用直徑三四十公分的單層原木堆成,既保暖又防潮。

一家餐廳

  禾木村,坐落於一處平坦的盆地,周圍山巒綿延,草豐林茂,家家戶戶一片木柵院落,院中幾間尖頂木屋。村落北邊,禾木河清流奔湧,白桦相擁,一座木橋懸於河上。

  河對岸,一處台地,開闊平坦,高出村落上百米。站在台地俯看禾木,見河流蜿蜒,山林莽莽,大片木屋星落其間,原始生態,山野風光。

木屋與樹林融合在了一起

  在禾木村周圍的小山坡上可俯視禾木村以及禾木河的全景,遠觀日出、雪峰與涓涓溪流,近覽圖瓦人家,是拍攝日出、晨霧、木屋、禾木河的絕佳取景地。   

  居民大部分為蒙古族圖瓦人,小部分為哈薩克族,以游牧為主。這裡是圖瓦人集中生活居住地,也是僅存的3個圖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納斯村和白哈巴村)中最遠和最大的村莊,總面積3040平方公裡,全鄉現有1800余人,其中蒙古族圖瓦人有1400多人,他們的木屋散布在山地草原上。圖瓦人屬蒙古族。

  據資料介紹;圖瓦人屬蒙古族的一支,也是新疆現存較為奇特的四個人種之一。圖瓦人的祖先怎麼到了山清水秀的喀納斯的,誰也說不清楚,有人說他們是成吉思汗大軍的後裔,在西征軍中的老弱病殘被告知“給你們牛馬和羊,沿著金色的山去設法自己生存吧”,最終他們走到了這裡並繁衍生息了下來。還有人說他們的祖先是500年前從西伯利亞遷徙而來,與俄羅斯圖瓦共和國的圖瓦人同屬一個民族。

  圖瓦人保存有自己獨特的習俗,住俄式原木屋,習蒙古族文字,講哈薩克語,不與外族通婚。他們只需要一把斧子就能修建出下方上尖的木屋,每家圖瓦人的房前都會有柵欄,沒有柵欄就不能修房子。      

大美禾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