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墜入歷史洪荒 走近芙蓉古鎮

墜入歷史洪荒 走近芙蓉古鎮

日期:2016/12/16 18:33:30      編輯:古代建築

墜入歷史洪荒 走近芙蓉古鎮(組圖)

墜入歷史洪荒 走近芙蓉古鎮(組圖)

  芙蓉村位於巖頭鎮以南永仙公路西側。相傳村西南有座高山,三峰突起,色白透紅,狀若含苞待放之芙蓉,故取名為芙蓉峰,村中一大水池,每天傍晚芙蓉峰便倒映水中,村以此而得名。(游游魚 攝)

祠堂裡的長椅承載著幾輩人的希望和夢想祠堂裡的長椅承載著幾輩人的希望和夢想。

  踏進古村,仿佛時光開始交錯,一不小心,一個踉跄,就埋在了歷史的洪荒裡,跌跌撞撞地前進。古村建築風格樸實,既沒有多少深宅大院,也沒有雕梁畫棟,房屋全用卵石原木構築,卻顯得更加地樸素真實,自然明朗,野趣天然。

古村裡的祠堂古村裡的祠堂

  向導介紹楠溪江象這樣的古村甚多,且布局均有很深的講究,象芙蓉古村就是按陰陽五行上的“七星八斗”來布局,如此好的風水使村子人傑地靈俊彥輩出,據說南宋時這裡就曾出過18個京官,譽為“十八金帶”,大宗祠裡至今還掛著一塊金龍盤邊的狀元匾,上空依然飄蕩著琅琅書聲,中華民族千百年的文化脈絡也從這裡悄然穿過。

古樸的雕刻風格古樸的雕刻風格

改建後的小展廳還保留著原來的模樣改建後的小展廳還保留著原來的模樣

  漫步在芙蓉村小巷裡是一種很奇特的感覺,一排排鵝卵石、一級級台階、一座座門庭、班駁的牆面,都能引起無盡的瑕想,猜想曾經的人、曾經的事。村中央有一條潺潺流水的小溪,溪邊婦女三三兩兩在洗衣或洗菜,再走過去有一座涼亭,亭中坐著幾個老人們在軟語閒聊,任你怎想,任你怎看。

很有特色的“喜”字窗很有特色的“喜字窗”

悠長的小巷悠長的小巷

蜿蜒的小河蜿蜒的小河

家家在牆邊種仙人掌,據說是為了防盜家家在牆邊種仙人掌,據說是為了防盜

溫州芙蓉古鎮溫州芙蓉古鎮

墜入歷史洪荒 走近芙蓉古鎮(組圖)

  逛著看著,對村子就有了更多的理解。誰曾想到,一個僻壤,一個柔弱的小村,一群文弱的人,骨子卻也有其堅硬的一面,含而不露,當家國危難之際,放下手中的書卷,走出明淨的書房,用縛雞之力的雙手拿起兵械抵抗外辱。南宋末年,元兵南下,鹹淳元年進士陳虞之響應文天祥,起兵勤王,率領全村義土八百多人號“陳家軍”,據守芙蓉峰三整年,最後全部殉難,留忠骨埋於楠溪的碧水青山之中。從南宋到元明清,因抗元抗清村子幾經夷為平地,後又不斷重建。危難一過,面對這些輝煌與功勳,芙蓉村的人只是淡然一笑,又過著原先的日子。看得越多就越發的崇敬,也許村民已經習慣,見到我們也沒有任何的不自然,倒是我們的聒噪象一幫突然擅闖民宅的不速之客。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