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寶古鎮 寶地生在青山中
日期:2016/12/15 22:25:19   編輯:古代建築![]() |
古鎮始建於元末明初,到明末清初已“積眾數百家,可為巨鎮”,成為大漕河流域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建鎮時因交通極不方便,謀生艱難,故以廟宇興場,得以取名佛保場,後因在一次大火後重建,在正街上挖到一直徑七尺大的鵝卵石,後改名為佛寶新場。解放後更名為福寶場。
由於所處地理位置較偏僻,古鎮顯得有些冷清,但整體保存比較完好,風貌依舊。最令人傾心的是,偌大一座古鎮顯得那麼古樸、清幽,絲毫沒有嘈雜的氣息。在小鎮,不論你跨入誰家院,踏進哪家門,都可隨意參觀。淳樸的山裡人還會隨和地配合拍照,樂於滿足遠方來客獵奇、探幽的欲望。
回龍街上老民居
古鎮高低錯落、鱗次栉比的屋宇千姿百態,排排吊腳木樓錯落有致,隨山勢起伏。小街寬處七八米,窄處僅一米半左右,全部系青石板鋪就,石階起起落落,蜿蜒伸向前方。不時見撐傘的行人在石梯間上上下下,朦胧間呈現出一幅幅雨中小鎮的詩意畫面。
![]() |
三宮八廟
福寶古鎮的三宮八廟,即:清源宮、萬壽宮、天後宮,五祖廟、土地廟、張爺廟、禹王廟、火神廟、燈棚、王爺廟、觀音廟。它們布局合理,且格局基本完好,大都設有戲樓、廂樓、天井、板壁,框架穿隼,雕梁畫棟。除王爺廟、燈棚、觀音廟未在回龍街外,其余的廟宇占了回龍街的2/5。
惜字亭
惜字亭位於一棵大黃角樹下,該亭雖不宏大壯觀,但於濃蔭下也頗顯古樸。惜字亭建成於乾隆五十五年,共六層八方,仿八卦圖型,高8米,每層每方都刻有深浮雕圖案,且不相同,是“天後宮”燒錢化紙的地方,所以又叫“字庫”,俗稱“化錢爐”。
遠遠望去,朦胧竟然讓古鎮變成了一幅水墨畫,高低錯落、鱗次栉比的屋宇千姿百態,排排吊腳木樓錯落有致,隨山勢起伏。小街寬處七八米,窄處僅一米半左右,全部系青石板鋪就,石階蜿蜒伸向前方,行人在石梯間上上下下,走出了小鎮特有的詩意。如果雨霧再濃些,就更宛如仙境了。
![]() |
交通
公交:成都新南門汽車站、重慶汽車站每天早上分別有一班直達福寶的長途車,如果沒趕上或者買不到票,也可以從成都五桂橋汽車站或者重慶汽車站搭巴士到泸州,再在泸州汽車站轉車到合江縣城,然後從合江縣城搭車到福寶古鎮。從成都新南門汽車站也有直發合江縣城的車,泸州也有直接到福寶的汽車,只是車次較少,且不固定。
自駕:走成渝高速公路到隆昌站下,轉上隆納高速公路,至泸州站下,然後沿泸合二級公路到合江縣城,再行車1小時抵達福寶古鎮。
住宿
福寶古鎮住宿極為方便,有各種檔次的賓館、招待所和小旅館。古鎮主要街道——回龍街上沒有旅社,旅館在新街和公路橋的另一頭,也可以住合江縣城或泸州市內。
門票
10元
美食
福寶古鎮的風味小吃早在清末就享譽川南黔北,既有傳統的酥餅、豆腐干、油炸糍粑塊兒,又有以清水筍尖、玉蘭片、竹筍、竹荪等綠色食品為主的“熊貓宴”,加上荔枝、森林野味、梅子酒等,會讓人垂涎三尺。最有特色是“蜂擁豆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