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改貌治丑”古鎮展新姿

“改貌治丑”古鎮展新姿

日期:2016/12/16 18:14:28      編輯:古代建築
    大眾網臨沂6月10日訊:(通訊員 劉傳迎 於清春)如今,行走在石門鎮前莊工貿小區,仿佛到了美麗的公園。這裡硬化道路暢通無阻,商店、廠房錯落有致,農捨院落干淨整潔,街道兩側綠草茵茵,灌木青青,鮮花盛開……讓人樂不思蜀。魯南制桿廠的總經理劉漢亮高興地說:我出差在外不到一個月,小區則“容顏”大變,我們在這樣的環境裡投資辦廠心裡舒坦多了。看來,鎮裡開展的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是動了真格。

    石門鎮北宋時已設鎮治,是魯南蘇北重鎮之一。近年來,盡管該鎮在鎮村環境綜合整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由於歷史和經濟基礎等方面的原因,鎮村環境還存在著許多問題。突出表現在:鎮駐地亂搭亂建現象嚴重,廣告牌匾雜亂無序,街道兩側雜草叢生,垃圾遍地;村居“三大堆”和衛生死角普遍存在,群眾衛生意識和環境意識淡薄。針對鎮村存在的環境衛生“頑疾”,石門鎮大力實施了“改貌治丑”工程,吹響了向鎮村環境宣戰的“集結號”。

    為保證鎮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全面開展,這個鎮采取多項措施,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整治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出台了《石門鎮小城鎮管理辦法》,召開動員大會對綜合整治各項工作進行了統一安排部署,明確了整治工作目標,細化了工作任務,使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實處;建立了整治工作進展情況通報制,加強整治工作督促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解決,把集中整治和加強日常管理、小城鎮建設、農村住房改造和危房改造、文明生態村創建緊密結合起來,促使整治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以拆除亂搭亂建為突破口,石門鎮打響了綜合整治攻堅戰。鎮裡專門成立了兩個拆遷工作組,分別由班子成員帶隊,實行包戶責任制,限定時間,倒排工期,只用一周時間,便拆除了鎮駐地、前莊工貿小區內街道兩旁違規建築255處,涉及居民235戶,面積近2萬平方米。同時啟動羽泉、後石門、宋棠三個社區12棟居民樓建設。此外,還按照“少、小、精、亮、美”的原則,對影響小城鎮容貌的各類門頭牌匾、廣告進行了規范設置和及時更換。先後拆除各類廣告50塊,250余平方米;廣告整改提升工作基本完成,累計對58家門面招牌進行了提升,基本達到規范、統一、有序。

    為進一步做好綠化養護、環境衛生等管理工作,該鎮投資30萬元完成鎮駐地街道兩側綠化和苗木補植。投資80萬元硬化道路3200米。此外,還完成了鎮衛生院、派出所門前長160米、寬6米的道路硬化及綠化、小廣場及水沖式公廁建設的招標程序。在此基礎上,組建了城管執法中隊,聘用了8名環境衛生管理員,對鎮駐地花草樹木、道路保潔、路燈等進行全天候維護管理。新購置了10個垃圾箱,配備了專門車輛,與鎮駐地各單位、各居民戶、私營業戶簽訂了衛生承包責任狀,落實了門前“五包”管理責任制。保證了城鎮建設管理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

    在抓好鎮駐地環境綜合整治的同時,該鎮還從群眾最期盼的農村環境衛生著手,大力開展了村居環境衛生整治,把清除草堆、糞堆、土堆和衛生死角作為重點,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村、工作到戶,要求每個村居必須設置2-3處垃圾集中場,有專人負責清理運轉。此外,各村居還按1:500的人口比例配備了環衛工作人員,主要負責街道清掃、花草樹木管理及衛生監督。該鎮劉棠村結合農村危房改造,實施舊村搬遷騰空。先後整修街道1000多米,清除垃圾100多立方,栽種花草樹木8萬余株,全村已有200多戶村民住進了小康樓。鎮村綜合整治換來了石門天藍、地綠、水清、街淨、路暢、燈明的優美環境。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