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湖面溫度高達27℃,而水下溫度只有20℃。在穿過一片亂磚准後,...水下古城將成為千島湖旅游又一亮點。2009年底開始,先後四次前往浙江...
在風景如畫的千島湖下,沉睡著兩座千年古城:賀城和獅城。1959年,為建設新安江水電站,原淳安縣、遂安縣兩縣合並為現在的淳安縣,29萬人移居他鄉,兩座具有千年歷史的縣城淹沒在水中,形成了煙波浩淼的千島湖。四十多年過去了,兩座古城現在還在嗎?它會是怎樣一個情況了?它會不會成為千島湖旅游項目開發又一個亮點?不久前的水下古城探秘,初步揭開了在千島湖底沉睡四十年的遂安古城的神秘面紗。
日前(2011年2月),千島湖旅游局組織有關方面專家,並從北京邀請了六名潛水員,並帶來了國內先進的水下攝像設備,來到被淹水底的遂安古城進行考察。遂安縣城俗稱“獅城”,建制於公元208年,距今1800余年,地處現在的千島湖風景區茅頭尖水域,距千島湖鎮約40公裡。考察人員第一次古城考察的基礎上,根據新安江水庫形成前後的地圖和知情人回憶,確定了古城區域。當天湖面風浪較大,工作船無法定位,考察小組決定由兩名潛水員入水定位。入水後不久,傳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古城城牆找到了,同時還從水中打撈起一批城牆磚、瓦片、餐具等物品。
在做好水下拍攝准備工作後,四名潛水員帶著攝像設備同時潛入水下,此時湖面溫度高達27℃,而水下溫度只有20℃。在穿過一片亂磚准後,潛水員發現一堵用大塊條石堆砌成的石牆,一條石上開鑿的痕跡清晰可見,牆表面非常平整,一牆體高大,厚度在3米以上,順著石牆往前移,一個半圓形的空洞出現在潛水員面前,上面布滿了藻類,四周還鑲嵌著若干大鐵環,至此可以肯定、這就是雄偉的“獅城”古城牆和城門。古城牆依山勢而建,此處城牆處在水下24米處,保存得很完整。接著在水下26米處又發現了一幢磚牆,木窗依然完整的民房,房梁安然立著,房內的木樓梯完好無損,它證明這座千年古城有很高的旅游開發價值。
這次水下考察探秘,對在水下沉睡四十年的千年遂安古城有了初步認識。千島湖風景旅游管理局還將組織有關人員對它作進一步考證,相信不遠的將來,水下古城將成為千島湖旅游又一亮點。
這片湖水早已經聞名中外,而湖底那兩座千年古城卻鮮為外界提及。1959年,因興建新安江水電站,始於漢唐年間的“獅城”、“賀城”一夜間被淹沒在這片碧波之下。
半個世紀以後,新安江水電站慢慢退居為華東後備發電站,並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隨之鵲起的是千島湖作為旅游景點的美名。經過“破四舊”、舊城改造等史事,陸上完整的古城池已經很難找尋。千島湖水下千年古城就在此時被人想起。
水淹古城不過一夕之間,而重見天日卻坎坷重重。消失了半個世紀的古城如何走出水底,重現風光?建言獻策者眾。有人提出“水落城出”的設想,有人建議造“水下觀光電梯”,有人出錢造潛艇擬作巡游參觀,中科院甚至提供專家、技術搭建“阿基米德橋”。
今年1月7日,浙江省政府下發“浙政發【2011】2號”文件,公布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淳安千島湖的“獅城水下古城”被收入其中。2月底,《國家地理》雜志刊發了一組千島湖水下古城的精美照片,再度引爆了各界對水底千年古城的關注熱情。
76歲的余春年依然清晰地記得那一幕:24歲那年,他眼睜睜地看著祖輩生息繁衍的古城,一夜間沉入水底。
歷史:千年古城沉入湖底
余年春的家在淳安古城(賀城)東門橫街雷家巷2號,方方正正的青石板,從西城樓下一塊一塊鋪過他家門口,一直延伸到東城樓。
老城的幸福生活讓他永難忘記:城裡無處不在的馬頭粉牆、青灰小瓦、雕花窗棂,香甜的緞子糖、爽口的苞蘆果,還有江邊沙地上鮮嫩的白菜。
中學畢業後,余年春在一家賓館做服務台登記員。轉眼到了適婚年齡,又順理成章地娶妻生子,人生軌跡原本清晰而平緩。古城的沉沒卻瞬間打破了亘古不變的悠然平靜,倉促間把余年春和29萬淳安人一起拋向了未知的流離。
1959年,為了建造當時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新安江水電站,浙江省原淳安縣、遂安縣兩縣合並為現在的淳安縣,29萬人從此離鄉移居,獅城、賀城兩座延續千年的古城,連同27個鄉鎮、1000多座村莊、30萬畝良田和數千間民房,悄然沉入了碧波萬頃的千島湖底。
淳安古城又稱賀城,始建於公元208年。古錢幣狀精工細琢的“商”字形門廊下成片的徽式大宅,昭示著這個新安江畔徽商商路樞紐的繁華富庶。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碩儒都曾到過這裡,名篇佳作群集,人文古跡遍地。
遂安的歷史比淳安晚一些。據載,遂安縣城為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遷至今遂安地界,因背依五獅山,故又稱獅城。
獅城水陸交通便利,乃浙西重鎮,洪秀全之弟洪仁玕曾率太平軍駐軍北門。獅城城內多名勝古跡,有明清時期古塔、牌坊及岳廟、城隍廟、忠烈橋、五獅書院等古建築,還有歷代古墓葬。
在不少文物保護專家看來,當年的這場“水淹淳安城”顯得頗為倉促。按理,建造水庫前都要“清庫”,推平建築,清除垃圾,文物搬遷保護。史料記載,新安江水庫蓄水前,當地曾要求對兩座縣城的民房進行推平銷毀和消毒處理,賀城基本被毀。當時曾有這樣的口號:“多帶新思想,少帶舊家具。”
而當年從古城搬出的老人回憶,“獅城距離大壩很遠,城裡人沒想到水這麼快就到了,根本來不及搬。”因此,古老獅城被普遍認為基本保存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