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太和城遺址

太和城遺址

日期:2016/12/15 15:01:39      編輯:古代建築

  太和城遺址位於大理古城南7.5公裡、蒼山佛頂峰麓、太和村一帶。太和城西靠險峻的蒼山,東臨浪濤滾滾的洱海,僅築南、北兩道城牆,南城牆向東延伸至洱濱村,長3 350米;北城牆向東北蜿蜒至洱海岸邊,長3 225米,如今尚存幾截頹垣斷壁。夯築殘牆基寬4米-5米,高2米-4米,全城面積約3平方公裡。太和城內還建過小城一金剛城及南诏避暑宮。 1997年3月—4月,雲南省考古研究所對太和城遺址進行勘探調查,以便掌握太和城的范圍及金剛城的部署。

  太和城原為“河蠻”城邑,唐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蒙捨诏皮羅閣在唐朝支持下,統一六诏,建立南诏國, 739年建都太和至779年異牟尋遷都羊苴咩城,太和城作為南诏前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達40年之久。今《南诏德化碑》尚存。元郭松年《大理行記》記太和城:“周回十有余裡”。城廢於明初。1961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