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灣 古村猶在太湖水中央
日期:2016/12/16 18:35:56   編輯:古代建築明月灣,古村,形如一鉤明月。一個如詩的名字,一處似畫的村落,泊在太湖水中央,藏在西山島腹地,一隱就是一千二百四十余年歲月,是蘇州吳縣西山現存的最古老村落。
早在春秋戰國吳越相爭時,它初為吳國前沿陣地。村內至今保存有春秋時期遺留的吳王西施望月台、畫眉泉,以及古樟、古寺、古橋、古碼頭等,眾多古宅沿著村內古石板街排列。到了唐代,明月灣已聞名遐迩,白居易、皮日休、陸龜蒙等詩人紛紛慕名而來,欣然命筆,相繼留下諸多錦繡詩章,至今脍炙人口。
歷經千年歷史長河滄桑,明月灣村名依舊,村址依舊,村落格局也依舊,綿延至今,堪稱村落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跡。
明月灣古村的一妙是,位在太湖中央,碧波萬頃,水天一色;它的一絕是,處於西山腹地,山深林密,處幽隔世。明月灣2000年開通公路之前,除了太湖水路之外,只有一條山林小徑與外界溝通。小徑曲折幽深,兩傍梅、杏、柑桔、板栗等果木花繁果累,層層密密。明月灣向有“無處不載花,有地皆種桔”的習俗。房前屋後,甚至在塌廢的宅基地上,也大多栽種柑桔、石榴、桃杏等花卉果木。花開季節煦麗爛漫,香飄四溢。“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叢深處有人家”。明月灣民間傳有“不到村口不見村,到了村口難找門”的說法。古村西側村口與太湖之間,是一開闊的樹林,原先林深樹密,古木參天,把古村遮掩得嚴嚴密密。穿過密林,翻過山崗,方得豁然開朗,眼前突然顯現與陶淵明筆下桃花源無異的古村。是否可以說,這是古村先民們如同陶淵明所追求的隱逸思想,在修築村落中的生動實踐呢?
古村南北走向有兩條主要街道,曲折並行,流暢舒展。多條小巷與之相交,構成棋盤格局。街面由花崗巖條石鋪設成,上面行人,下為洩水渠道。每遇大雨,山洪從渠溝中迅速排出,道路依然干淨清爽,故而民間又有“明灣石板街,雨後著繡鞋”之說。
明月灣古村的一妙是,位在太湖中央,碧波萬頃,水天一色;它的一絕是,處於西山腹地,山深林密,處幽隔世。明月灣2000年開通公路之前,除了太湖水路之外,只有一條山林小徑與外界溝通。小徑曲折幽深,兩傍梅、杏、柑桔、板栗等果木花繁果累,層層密密。明月灣向有“無處不載花,有地皆種桔”的習俗。房前屋後,甚至在塌廢的宅基地上,也大多栽種柑桔、石榴、桃杏等花卉果木。花開季節煦麗爛漫,香飄四溢。“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叢深處有人家”。明月灣民間傳有“不到村口不見村,到了村口難找門”的說法。古村西側村口與太湖之間,是一開闊的樹林,原先林深樹密,古木參天,把古村遮掩得嚴嚴密密。穿過密林,翻過山崗,方得豁然開朗,眼前突然顯現與陶淵明筆下桃花源無異的古村。是否可以說,這是古村先民們如同陶淵明所追求的隱逸思想,在修築村落中的生動實踐呢?
古村南北走向有兩條主要街道,曲折並行,流暢舒展。多條小巷與之相交,構成棋盤格局。街面由花崗巖條石鋪設成,上面行人,下為洩水渠道。每遇大雨,山洪從渠溝中迅速排出,道路依然干淨清爽,故而民間又有“明灣石板街,雨後著繡鞋”之說。
TIPS看點:古村現存石板街為最大特色之一,共用4560余塊金山花崗條石鋪成,居民稱之為棋盤街。村口有古香樟一株,約五百余年。村內古建築眾多,多數建於清乾隆年間。
交通:乘長途車去蘇州,到達蘇州後乘公交前往西山。在車上可觀賞到中國湖內第一長橋——太湖大橋。人們還可以用船帶你們去湖中央的小島游完,美啊。
美食:天天有時鮮魚蝦,這裡盛產的“太湖三寶”(銀魚、白蝦、梅鲚)飲譽中外。
特產:“陸稿薦蹄子”最為著稱,它選用太湖流域的“湖豬”,皮薄肉嫩,烹煮易爛,肉味香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