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繁殖力強的福壽螺流入稻田,大邑縣水務局和安仁鎮將於今日組織人員剿螺
密密麻麻的螺卵 昨日,市民劉先生打進本報熱線稱,他在大邑安仁古鎮發現了大量福壽螺。
福壽螺,一種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螺類,在20世紀80年代作為一種食物被引入中國。2006年,87個北京市民因食用涼拌福壽螺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病”,頓時讓該螺聲名大噪。然而,福壽螺真正的危害卻是食量極大,一旦擴散到田間,將危害水稻、水生植物。
稀奇 荷塘裡滿是大螺蛳 昨日上午11時許,記者聞訊趕到安仁古鎮的安惠裡古街。在該街大約200米長的景觀渠渠壁上,記者發現了許多像紅色爛草莓一樣的怪東西。數量之多,每隔二三十厘米就能看到一個。仔細看這些怪東西,它們全由一個個紅色的像西米般大小的圓球組成。據古街上的一位商家稱,怪東西其實就是螺卵,是渠裡的螺蛳產下的。
順著商家的指引,記者來到了螺卵更多、位於景觀渠上游的荷塘。這裡幾乎每一株荷葉的莖稈上,都有一兩團螺卵。因為這些密密麻麻的螺卵的存在,整個荷塘看起來毫無清麗之感,反倒讓人有點毛骨悚然。
再仔細看看荷塘的水下,大小不一的螺蛳比比皆是。不足兩張A4紙大小的地方,記者就發現了6只螺蛳。體積最大的已接近一個小孩的拳頭,觸須也足有三四厘米長。
“就是田螺吧,不曉得怎麼有的!”對於生活在景觀渠和荷塘裡的螺蛳,古街上的商家們眾說紛纭。但對於螺蛳的種類,大家都表示不太清楚,只覺得這裡的螺蛳似乎比一般的田螺要大一些。有人甚至不時來這裡打撈螺蛳,拿回家當菜吃。帶孩子來這裡玩的游客,也喜歡下荷塘撈螺蛳。大家都說,這些螺蛳大概是從去年開始有的,從四五月一直到秋天,會一直在溝渠的渠壁和荷葉的莖稈上產卵,因為顏色紅紅的,大家一開始還覺得有些稀奇,不過時間久了,也就漸漸習慣了。“大家都覺得多好耍的,有人還專門養了幾只在門前的水缸裡!”
震驚 這是大有來頭的福壽螺 這些瘋狂繁殖的螺蛳到底是什麼品種?記者與大邑縣水務局取得了聯系。該局水產站站長趙勇剛來到現場,查看之後稱,這些在安惠裡古街景觀渠和荷塘中大量繁殖的螺蛳,就是在2006年聲名大噪的福壽螺,是2003年被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首批入侵我國的16種外來物種之一。
據趙勇剛介紹,福壽螺又名大瓶螺、蘋果螺,其特點是個體大、食性廣、適應性強、生長繁殖快。每年3~11月是福壽螺的繁殖季節,5~8月更是繁殖盛期。一次產卵的數量在200~1000粒,而幼螺大約一周左右就能被孵化。
“福壽螺喜歡吃幼嫩的秧苗,對農作物有影響!”據趙勇剛說,因為福壽螺繁殖快,又喜歡嚙噬水稻等水生植物,所以其一旦流入農田,就將對水稻生產造成損失。此外,其排洩物能污染水體,可威脅入侵地的水生貝類、水生植物和破壞食物鏈構成,也是卷棘口吸蟲、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如果生吃或半生吃福壽螺,人體容易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病。輕則一段時間皮膚感覺異常和輕度頭痛、低熱;重則引起頭痛、頭暈、發熱、面部神經癱瘓、頸部僵硬等症狀,嚴重者可致癡呆,甚至死亡。
對策 今日開始剿螺 安惠裡古街的福壽螺有否流入農田?據安仁鎮副鎮長蔡亮介紹,雖然荷塘和景觀渠的上游就是該鎮的灌溉渠八斗渠,但從目前水稻的收割情況來看,他們尚未發現福壽螺的存在。而景觀渠下游的桤木河,目前也沒有發現福壽螺的蹤影。“其實去年已經滅過一次,但沒有今年的情況這麼嚴重!”
不過,為了避免繁殖力強的福壽螺來年在稻田內引發螺災,大邑縣水務局黨組成員楊利軍和安仁鎮副鎮長蔡亮均表示,將於今日組織人員開展剿螺工作。趙勇剛說,他們首先將對福壽螺和螺卵進行打撈,然後用石灰進行無害化處理;等到冬季水位變低時,將此前打撈遺漏的福壽螺進行處理。如此一來,就能將福壽螺可能產生的危害降到最低,甚至在安仁鎮上消失。“這些福壽螺肯定是外來的,大邑縣就四五年前有人養過,現在都沒人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