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2015東南亞材行情分析總結:古建類木材異軍突起

2015東南亞材行情分析總結:古建類木材異軍突起

日期:2016/12/14 23:07:20      編輯:古代建築

2015年,商家們最大的感歎就是生意難做。在記者接觸到的眾多木材商家之中,大部分都是以虧損告終,能夠表示今年“沒有虧損”的只有寥寥幾個。當時間邁入11月中旬之後,2015年留給木材商家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在全年行情幾成定局的情況下,就讓我們來回頭來看看東南亞材今年的主要走向。

  市場需求急速回落

  東南亞木材一直為我國建築類,木門類的主打進口用材。但在今年市場需求大幅萎縮的情況下,大部分商家都主動減少了原材的進口量。據商家初步估算,今年他們原木進口量較去年減少了大概15%-25%。而據統計局統計,我國今年前3季度,原木進口量累計完成3420.84萬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3.24%,減少數量達到521.8萬立方米。其中作為東南亞主要產材國的緬甸今年完成進口35.23萬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1.35%。

  “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是最直接的原因。家具材、地板材、木門材、園林材等無一不與房地產市場息息相關。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各類原材的需求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商家為了規避風險只能不斷縮減進口量。”三兄木業林冠峰先生如此分析。

  戶外園林材這幾年發展很快,差不多撐起了東南亞硬木市場的一片天。不少經營東南亞原材的商家都將主打市場放在戶外園林材領域。然而在房地產市場持續走軟的打壓下,戶外園林材市場也遭遇較大沖擊,市場需求直線下降。另外,酒店業同樣是戶外園林材的重要支撐領域,但在國家持續高壓反腐的政策下,酒店建造也迎來了寒冬,這對戶外園林材造成進一步的沖擊。商家表示,今年戶外園林材市場需求較往年下降了30%左右,如果未來樓市未有明顯改善,預計需求量還將維持低位運行的狀態。

  商家庫存居高不下

  庫存量的不斷攀升是商家2015年最大的困局。林經理表示,造成現階段商家庫存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市場降溫需求量大幅減少。由於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東南亞原木的需求量急劇下降,這使得原木的消化十分緩慢。

  二是2013-2014年間商家的盲目入貨。據統計,2014年我國進口原木共計5119.43萬立方米,比2013年同期增長13.36%。2013年底木材市場的火爆,使得每個經銷商都對未來的木材市場充滿了信心,紛紛加大了原木入貨量。不少商家手中的庫存都是往年的一倍甚至更多,這就造成了原木庫存在短期內升到歷史高位。這種情況在紅木經銷商中尤為明顯。在2014年市場迅速轉冷的情況下,大量的庫存就難以消化。因此,不少木材經銷商2015年全年的銷售重心都在清庫存。

  三是新貨繼續不斷進入。盡管木材開發商今年不斷減少原木的進口量,但為了得到在東南亞產材國的入山采伐權,他們依然要采伐一定數量的木材。為了回籠資金,商家只能以不盈利或者虧本的價格出售這些新砍伐的木材。而這些已經砍伐的木材也只能繼續源源不斷地進入國內市場。在舊貨未消耗完而新貨不斷不斷湧入的情況下,國內庫存量自然不斷沖高。

  經營壓力不斷加大

  與庫存持續沖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原材價格的不斷回落。據林經理介紹,除了甘拔因馬來西亞在下半年禁止原木出口的政策影響價格增加了200-300元/立方米外,其他木材基本都跌至市場的最低位。如市場主力菠蘿格,原材最高價格曾經攀升至5000-6000元/立方米,現在主打材種在3600-4300元/立方米左右。柚木大貿材長3m,直徑40-50cm,在6月份部分商家甚至報價7300元/立方米左右,而正常價格一般在8500-10000元/立方米左右。經銷商面對如此高的庫存,為了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虧本甩賣以回籠資金成為司空見慣的事。這就使得大部分商家今年都處於虧損狀態,經營壓力倍增。

  除此之外,更讓商家憂心的是資金回籠困難的問題,特別是園林材方面。房地產開發商都是先打預付款,等工程項目完工驗收後才付清款項。而現階段大部分房地產開發商都處於資金較為緊缺的狀態,這使得木材商家收款十分困難。商家面對這些工程項目,面臨著兩難的境地,做與不做都存在較大的風險。

  古建類市場成為新引擎

  “在其他領域均呈現疲軟狀態的情況下,古建類市場卻呈現異軍突起的走勢。2015年,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的古建類需求不斷擴大,包括古建築、寺廟、祠堂等的翻新和興建為原材市場提供了新的增長點。公司今年的重心工作已經由園林材轉向古建類用材。預計古建類市場的這一向好走勢在2016年將會得到持續,這很有可能會成為東南亞材市場增長的新引擎。”林冠峰表示。

  隨著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觀念出現較大轉變,對歷史文化的追求和推崇使得古建類原材市場出現較快增長。文化的提升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由文化推動而興起的古建類市場也將會呈現不斷發展的局面。每個人、宗親、村落、城市等都希望找到歸屬感和代表自己的文化象征。這種追求和認同感,很多時候都需要有實物去體現,這就使得古建類市場的需求不斷擴大。現在很多東南亞的木材商家都已經意識到這一點,經營重心也在進一步轉移,這也表明了大家對於這一領域的強大信心。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