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鄉村春節 適合和愛人私奔的古鎮
日期:2016/12/15 23:45:28   編輯:古代建築雲南和順:六大魅力征服游客
和順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樞紐,長期的國際貿易、文化、外交、軍事、宗教的交流,使這裡一直是中國面向南亞的第一重鎮。沿著西南絲綢古道,翻過巍峨的高黎貢山,走進和順。就像走進了一座文化迷宮。在古老的火山台地之上,成千幢特色民居依山傍水而座,栉比鱗次,舉手投足之間便可觸摸到斑駁的歲月和豐厚的文化氣息。無論是誰都會由衷地慨歎——在這極邊之地方,居然藏匿著一個如此輝煌的村落,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和順以獨特的六大魅力征服了來此旅游的人們:面向南亞的第一鎮;火山環抱的休閒勝地;漢文化與南亞文化、西方文化交融的窗口;大馬幫馱來的翡翠之鄉;西南絲綢古道上最大僑鄉;六千居民和諧生活的古鎮景區。
和順鎮位於雲南省騰沖縣城西南四公裡處,四面火山環繞,山上名木古樹郁郁蔥蔥,濤聲陣陣;蜿蜒的大盈江水白練般鑲嵌在廣袤的稻浪、黃花之間,靜谧而又耀眼;一泓繞村碧水,魚翔淺底,河畔古柳如煙;濕地、龍潭、峽谷,鹭鸶、野鴨、老牛,梅花、茶花、稻花,活現了恬靜的世外桃源。六百余年來,中原文化為主流的和順,兼收並蓄,成為了中華文明與南亞、西方交融的窗口。通過幾十代和順人的艱辛努力,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培育出了許多文化名人、富商大賈。保留下了大量文化藝術價值很高的古民居建築群。和順鎮有17平方公裡面積,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四面火山環繞,山上名木古樹郁郁蔥蔥。這裡四季如春,溫泉、礦泉水資源豐富,是人們生活和休閒旅游的勝地。
和順人世世代代外出闖蕩,都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產生了翡翠大王、棉紗大王、谷米大王等一批雄商巨賈,形成了亦商亦僑亦農亦儒的生存方式。在這裡,可以領略徽派建築粉牆黛瓦的神韻,可以欣賞江南古鎮小橋流水的身影,可以看到西方建築、南亞建築的元素。八大宗祠保存完好,族譜和宗族活動流傳至今。七大寺廟,佛道儒共存。六百年歷史養育了哲學家艾思奇、教育家寸樹聲等一大批歷史名人。
旅游貼士
交通:可從昆明乘飛機到保山,然後換乘長途汽車到達,車程4小時。也可從昆明乘飛機到芒市,然後再換乘長途汽車抵達,車程3小時。或從昆明直接乘坐長途汽車前往,需10---12小時。昆明到保山機票全價550元,到芒市全價660元,淡季能拿到很低的折扣。到保山後,可乘直達騰沖的大巴或中巴,25元左右。騰沖城內出租車到和順票價10元(當地出租車還可講價),隨處可見的中巴車、面包車,每人只需1.5元就可直達和順。
門票:和順實行一票通,只要在大門口花30元購一張門票,就可以在和順鎮通行無阻,滇緬抗戰博物館、彎樓子、艾思奇故居、和順圖書館等各個景點任你游覽。
住宿:建議住和順古鎮民居。
美食:和順入口處的“和順人家”餐廳非常的古樸,閃耀著文化氣息。欣賞了田園風光後可以去試試這裡的騰沖特色菜式。大救駕、酸辣魚、口水羹、“頭腦”等都是這裡的美食。還可以在幽雅的“和順茶館”,喝由白龍水沖泡的普洱茶。
鳳凰古城:如歌如夢的二人世界
地理位置:位於湖南西部沱江之畔。
推薦理由:一座青山抱古城,一灣沱水繞城過,一條紅紅石板街,一排小巧吊腳樓,一道風雨古城牆,一座滄桑老城堡,一個奇絕奇梁洞,一座雄偉古石橋,一群聞名世界的人……一切,都美到極致,因此,才有了沈從文一曲《邊城》,將他魂夢牽系的故土描繪得如詩如畫、如夢如歌、蕩氣回腸。
鳳凰古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這裡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淨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
作為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鳳凰的風景將自然的、人文的特質有機融合到一處,透視後的沉重感也許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
這座曾被新西蘭作家路易艾黎稱作中國最美麗的小城之一的“鳳凰古城”建於清康熙時,這顆“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實的“小”,小到城內僅有一條像樣的東西大街,可它卻是一條綠色長廊。
旅游貼士
交通:一般都是先坐火車到懷化或者是吉首。懷化/吉首均有直達鳳凰的大巴,很快就到鳳凰15~20塊,1~1.5小時。另可以坐火車或者是飛機先到長沙,長沙汽車西站有直達鳳凰的大巴,票價¥130元。
門票:通票:186元/人,可游覽以下景點:鳳凰古城景區 南方長城景區 黃絲橋古城景區 奇梁洞景區 備注: 鳳凰古城景區包括:沱江泛舟、沈從文故居、熊希齡故居、楊家祠堂、東門城樓、虹橋藝術樓 分票: 鳳凰古城景區(98元/人),南方長城景區(45元/人),黃絲橋古城景區(20元/人),奇梁洞景區(60元/人 。學生證可以半價哦。你要是不進具體景點,就是那些房子裡面的話,就在外面欣賞鳳凰的景色的話,根本不需要門票呢,很好的,我就沒買門票,就是看鳳凰的美景。
住宿:住宿推薦你住江邊吊腳樓,一打開窗戶就能看到江景,有一般枕水江上的感覺。價格,分為淡季和黃金周。淡季為30~80元每房。黃金周有時到250還不一定有房子住。不過你現在去的話,為淡季,很好找房子的,臨江邊的吊腳樓多的是。強烈建議不要黃金周去。
美食:一般小店吃飯很便宜,早餐吃米粉3塊一碗可以吃飽,特色菜式比如血粑鴨、酸菜魚火鍋之類的菜要貴些,也就20-30塊的樣子。看你在什麼環境的餐館吃飯。 特色小吃有酸蘿卜、社飯、桐葉粑粑、口味田螺、涼粉。虹橋上的燒烤也很不錯,品種很多,羊肉串或牛肉串五塊錢一大把(袖珍型的),味道很正點。
購物:織錦主要體現土家族風格,手工編織,作工精細;比扎染和蠟染制作時間較長,價格要貴一些,一般一幅小件作品25-50元,稍大一些,圖案復雜一些的扎染作品要200-500元/幅,扎染藝術大師葉水雲的作品400-1000元/幅不等。
南浔:千年古橋,百年老屋
南浔建鎮至今已有750多年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南浔和眾多江南古鎮一樣,具有典型的水鄉風貌。不同的是,南浔隱藏著獨一無二的氣質,有令人震撼的魅力。“一河兩街三橋”,似一串鑲嵌在銀帶上的珍珠,彰顯著這裡的水鄉本色。千年古橋、百年老屋,象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彈奏著動人的曲調……古鎮的風情風貌在這裡盡覽無遺。
南浔具有代表性的歷史遺跡“一董二張三劉”,是東西方文化有機融合的典型,恪守傳統又超越時代的建築風格和風貌,象征著南浔曾經的輝煌,代表著南浔民族的本色,值得體味。
旅游貼士
開放時間:五月至十一黃金周,7:20―6:00; 十一黃金周後至四月份,7:20―5:30。
票價:古鎮實行聯票制100元/人,不單獨售票。包括嘉業堂藏書樓、小蓮莊、張石銘舊宅、張靜江故居、劉氏梯號(俗稱“紅房子”)、廣惠宮、百間樓、南浔史館、求恕裡等。門票當日有效。景區另有導游服務,費用:120元/團。
住宿:南浔古鎮住宿場所豐富,不但有大酒店享受現代、快捷的住宿服務,還能入住家庭旅館,切身體會古鎮生活。主要分現代賓館、百間樓古宅、枕河之家三種。
美食:南浔盛產河鮮,經當地人巧手烹饪,色香味俱全,只怕你品過之後,會欲罷不能。南浔還盛產竹筍,當地人好食之,且做法十分講究,花樣繁多,到了南浔可不要錯過,一飽口福之余,還可長一份見識。主要有桔紅糕、香大頭菜、風枵、臭豆腐干、雙交面等等。
線路:1.小蓮莊-嘉業堂藏書樓-劉氏梯號(紅房子)-鎮史館-求恕裡-張石銘舊宅
2.小蓮莊-嘉業堂藏書樓-江南民俗風景區-劉氏梯號(紅房子)-廣惠宮-鎮史館-求恕裡-張石銘舊宅-張靜江故居-百間樓
交通:杭寧(杭州―南京)高速公路,距離出口為36公裡;滬杭甬(上海―杭州―寧波)高速公路,距離出口為45公裡:滬寧(上海―南京)高速公路,距離出口為65公裡;乍嘉蘇(乍浦港―嘉興―蘇州)高速公路,距離出口為30公裡。上海:從滬青平公路上去,穿過平望鎮後上318國道,一出吳江便到。來回過橋過路費總計80元。杭州:從104國道到湖州後轉318國道。
浙江烏鎮:江南古鎮的代表
位於浙江省北部,京杭大運河西側。地當水陸要沖,俗稱兩省(浙江,江蘇)、三府(嘉興,湖州,蘇州)、七縣(烏程,歸安,崇德,桐鄉,秀水,吳江,震澤)交界之地。烏鎮原以市河(車溪)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屬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屬嘉興府桐鄉縣。據烏青鎮志記載,春秋時此地為吳疆越界。傳承千年的歷史文化;淳樸秀美的水鄉風景;風味獨特的美食佳肴;缤紛多彩的民俗節日……深厚的人文積澱和亘古不變的生活方式使烏鎮成為了東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智慧的傳承伴隨脈脈書香,在這兒展現一幅迷人的歷史畫卷。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美麗。
烏鎮地處浙江省桐鄉市北端,西臨湖州市,北界江蘇吳江縣,為二省三市交界之處。烏鎮街道上清代的民居建築保存完好,梁、柱、門、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藝精湛。當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這些老房子裡。烏鎮從1998年開始發展旅游業,目標是使烏鎮保持一百年前的老樣子。烏鎮地處江南六大古鎮的中心位置,它離上海只有80分鐘的車程,離杭州僅50分鐘的車程,離蘇州也很近。
桐鄉市烏鎮是個水鄉古鎮,鎮上有修真觀、昭明太子讀書處、唐代古銀杏、轉船灣、雙橋等景點,西柵老街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築群之一。烏鎮又是我國現代文學巨匠茅盾故裡。鎮上的茅盾故居是茅盾的出生地,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側的立志書院是茅盾少年讀書處,現辟為茅盾紀念館。
烏鎮雖歷經2000多年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原有的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全鎮以河成街,橋街相連,依河築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古色古香,水鎮一體,呈現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石板小路,古舊木屋,還有清清湖水的氣息,仿佛都在提示著一種情致,一種氛圍。過“逢源雙橋”,遠遠水面上漂來一葉扁舟,兩位鄉間女子坐在船頭,悠揚的江南小調也越飄越近,走在如今的一些老街上,常會心生感觸:舊貌還在,氣韻無存,但游烏鎮沒有這種“物是人非”的感覺。如今的烏鎮大致分類為傳統商鋪區、傳統民居區、水鄉風貌區、傳統餐飲區、傳統文化區、傳統作坊區。作坊區內,竹藝、扇藝、陶藝、壺藝、文房四寶、木雕、紡紗織布……曾在桐鄉周圍流行一時的手工作坊一家挨著一家。商鋪區裡,曾在烏鎮歷史上顯赫一時的商鋪、當鋪、藥鋪都以原本的面貌呈現著,只不過留下了歲月刻下的刀刀痕跡。民居區修舊如舊,最值得訪問的就是那些仍沿街而居的老人們,他們與烏鎮共同走過了數十年的光陰。文化區,印象深刻的是藍印花布“漫天起舞”的庭院,音韻锵锵的古戲台,還有幕布上的那一段“皮影”傳說……?烏鎮1991年被命名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去年初,桐鄉初,桐鄉市先後投資8000多萬元進行大規模的古鎮保護與開發,確立了100年前清朝末民國初的時空定位和挖掘民俗民間文化特色的個性定位。
那時中國南方省份的一個水鄉小鎮,古舊,清靜,安詳而且幽靜。在地圖上根本找不到它的影子。那裡有高高的屋檐,黑黑的窗棂,長長的青石路,窄窄的街衢,幽幽的水巷,瘦瘦的烏篷船。煙起霧落,雲蒸霞蔚,草長莺飛,花開花落,流年似水。有一個我曾經深深魅惑過的男子,他儒雅,雍容地站在橋上,對我說:“不管人事如何變遷,烏鎮永遠是烏鎮,在這江南水鄉最美的一隅,那麼溫潤。如黃昏裡一簾幽夢,猶如晨光中一支搖曳的玫瑰...”
旅游貼士
交通:到烏鎮可經滬杭高速公路、320國道、318公路到桐鄉,再從桐鄉到烏鎮,桐鄉自早上7:00-17:00每隔15分鐘就有一班中巴車到烏鎮,游客也可以從杭州、上海、湖州、嘉興等周圍的大中城市直接乘車前往,交通十分便利,烏鎮鎮內主要以人力三輪車、出租車為主,景區內交通主要有手搖游船。游船價格:每船限座8人,80元/船。
氣候:烏鎮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5.8℃,年際變化幅度不大。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為28.2℃,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為3.3℃,年較差24.9℃。一年中有三個多雨期,4-5月為春雨期,6-7月上旬為梅雨期,9月份為秋雨期。
住宿:烏鎮有酒店、普通旅館和民居提供住宿。推薦:子夜大酒店(三星級旅游涉外飯店、有40個標准間、總機:0573-8728088);烏鎮青年旅館(50余個床位、50元/床、電話:0573-8728025)
餐飲:主要以魚類、湖羊為主。推薦:翰林府第(電話:0573-8718799)、九江樓(0573-8716799),兩個環境比較好,游客可以選擇當地比較有特色的小店。
門票:烏鎮實行景點門票一票制,聯票60元,包括匯源當鋪、訪廬閣、皮影戲、翰林第、修真觀、古戲台、茅盾故居、余榴梁錢幣館、木雕館、藍印花布染坊、高公生糟坊、烏鎮民俗風情館、江南百床館、傳統作坊區、香山堂、拳船表演,逢源雙橋等17處旅游景點。
同裡:水鄉美景,堪稱東方小威尼斯
同裡位於周莊西面10公裡處,距蘇州城也只有18公裡,古鎮外四面環水,鑲嵌於同裡、九裡、葉澤、南星、龐山五湖之中。建築依水而立,有“東方小威尼斯”之稱。
同裡的主要特色是水多、橋多,明清建築多,名人雅士多,主要景點可以概括為“一園”、“二堂”、“三橋”。退思園已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
同裡古鎮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古鎮鑲嵌於同裡、九裡、葉澤、南星、龐山五湖之中。鎮區被川字形的15條小河分隔成七個小島,而49座古橋又將小島串為一個整體。建築依水而立,以“小橋流水人家”著稱,是目前江蘇省保存最為完整的水鄉古鎮,也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列為太湖十三大景區之一。現評為我國5A級風景區。
天下著雨,駕車趕往同裡,要上蘇州環城高速,三轉兩轉就有些迷糊,地圖與實際路線不完全一致,進入同裡鎮,沿著鎮裡的道路一直開下去,沒有發現通往古鎮的路標,開出了同裡鎮,發覺不對,又開回來,問過當地居民,才找到通往古鎮的道路。停好車,步行去找住宿的旅館,這樣可以談個打折的價格。同裡古鎮十分熱鬧,古風韻味十足,石條的街道上慢慢溜達,看中了一家旅館,標准間80元,主要是它的廊窗吸引人,隔者木柵窗台,站在窗前向下觀望街道,有點西門慶大官人的感覺。
在雨夜中游覽同裡古鎮,別有一番味道,洋妞們也在小酒館體驗生活,不過菜金有些貴,普通的菜都40-50元,有些宰人,好在有同裡當地的老黃酒,38元一瓶,熱酒下肚,暖和暖和身子。同裡古鎮,小橋流水人家,景致不錯,值得一游。
旅游貼士
開放時間:7:30~17:30
主要景點:嘉蔭堂、崇本堂、耕樂堂、退思園、陳列館、羅星洲、松石悟園、珍珠塔景園、陳去病故居、古風園
1.1m以下免費,1.1~1.3m半票,60周歲以上購買老人票,(省內)半價、(省外)8折,70周歲以上免票,現役軍人免票。
門票:同裡的各景點可買單票,價格在5―40元之間。古鎮游門票包含:退思園,崇本堂,嘉蔭堂等十個景點。一張門票最多使用2天,但需拿住宿證明到票務中心或退思園游客集散中心蓋章。古鎮內所以景點會在17:15之前閉園,晚上不開放。
安徽宏村:如同踏進水墨畫一般
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約公元1131-1162年),距今約有900年的歷史。宏村最早稱為“弘村”,據《汪氏族譜》記載,當時因“擴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間更名為宏村。
宏村是以汪氏家族為主聚居的村落。汪氏是中原望族,自漢末南遷,其後裔遍布江南各地。宏村汪氏祖籍金陵,約在南宋時遷居到徽州,是為宏村始祖。
宏村整個村落布局似牛形,故被人們稱為“牛形村”。全村以高昂挺拔的雷崗山為“牛頭”,滿山青翠蒼郁的古樹是牛的“頭角”,村內鱗次栉比的建築群是“牛身”,碧波蕩漾的塘湖為“牛胃”和“牛肚”,穿堂繞屋,九曲十彎的人工水圳是“牛腸”,村邊的四座木橋為“牛腿”,宏村就似一頭臥牛處於青山環繞,稻田連綿的山岡之中。宏村距西遞僅有18公裡,氣候大致相同。
民居群,特別是精雕細镂、飛金重彩的被譽為“民間故宮”的承志堂、敬修堂和氣度恢宏、西樸寬敞的東賢堂、三立堂等,同平滑似鏡的月沼和碧波蕩漾的南湖,巷門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樸的觀店鋪,雷崗上參天古木和探過民居庭院牆頭的青籐石木,百年牡丹,森嚴的敘仁堂、上元廳等祠堂和93歲翰林侍講梁同書親題“以文家塾”匾額的南湖書院等等,構成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真可謂是步步入景,處處堪畫,同時也反映了悠久歷史所留下的廣博深邃的文化底蘊。至清代宏村已是“煙火千家,棟宇鱗次,森然一大都會矣”,至今仍為宏村鎮人民政府所在地。至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發展
宏村有著類似方格網的街巷系統,用花岡石鋪地,穿過家家戶戶的人工水系形成獨特的水街巷空間。在村落中心以半月形水塘“牛心”――月沼為中心,周邊圍以住宅和祠堂,內聚性很強。村落裡現存有明清時期修建的民居158幢,其中的137幢保存完整。清民居建築不僅擁有優美的環境,合理的功能布局,典雅的建築造型,而且與大自然緊密相融,創造出一個既合乎科學,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環境,是中國傳統民居的傑出代表之一。
村中民居大多將圳水引入宅內,形成村落特有的“宅園”、“水院”,使宏村的民居建築開創了徽派建築裡別具特色的水榭民居模式。宏村是徽州傳統地域文化、建築技術、景觀設計的傑出代表,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是徽州傳統建築文化的真實見證。宏村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宏村人在南湖北畔建私塾六所,稱“倚湖六院”,專供族人子弟授業解惑,以育人才之用。清嘉慶十九年(公元1814年),六院合並重建,取名為“以文家塾”,又名“南湖書院”。書院占地面積6000余平方米,建築高大宏偉,莊嚴寬敞,為徽州古書院代表建築之一。
旅游貼士
交通:可直飛黃山屯溪機場,然後由屯溪坐客車至西遞。
住宿:西遞村內既有民居改造的旅社,價格實惠便宜,也有高級酒店,可隨意選擇。
束河古鎮:享受冬日暖陽
束河的冬天非常舒服,10點左右就有暖洋洋的太陽。它是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納西先民在麗江壩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鎮。
束河古鎮的格局與麗江古城相似,仿佛另一個縮了水的大研鎮,只是這裡更加幽靜,被踩踏得光滑的青石板路面,清澈的泉水圍著村子孱孱流過。
來到束河,束河八景不可錯過。青龍橋―――建於明朝萬歷年間,橋面經過數百年風雨的洗刷變得斑駁蒼老,卻不失它的英雄氣勢和莊嚴厚重感。雪山倒映―――龍泉山下古樹參天,一道好水積成九鼎龍潭,潭水清澈晶瑩,玉龍雪山倒映其中,清姿傲岸,意境無窮。束河中心集市――類似大研古鎮的四方廣場,長寬不過30幾米,有五條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水流環繞、日中為市,為麗江壩子最古老的集市之一,納西民族由游牧走向農耕,再走向城市,從這裡你可以找出一些痕跡。此外,還有夜市螢火、魚水親人、西山紅葉、石蓮夜話、斷碑敲音等都不容錯過。
旅游貼士
住宿:家庭旅館,即古民居,這類旅館多為私人開設,由祖上留下的老宅子改建而成,可討價還價,標准間大致在百元左右。牆上往往還有模糊的兩三百年前的彩繪,住在裡面,猶如夢中。被褥多為主人家自用的。通常沒有衛生間,牆角備有尿壺,否則要到房外的公共廁所解決。洗澡也只能到公共浴室。
美食:玉龍雪山常年不斷的清泉,水質清澈,冰涼刺骨,正是虹鳟魚最佳的自然養殖場,食之鮮嫩可口,另人難忘;束河涼粉,用麗江特產雞豌豆制作而成,“熱了涼吃,涼了熱吃”美味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