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車輪丈量古鎮文明 天府四大古鎮自駕游

車輪丈量古鎮文明 天府四大古鎮自駕游

日期:2016/12/16 15:38:18      編輯:古代建築
自從與汽車結伴,足跡便開始延展:曾車行過高原曠野的廣袤戈壁;曾沿著岸堤嘗試與無遠弗屆的江水並駕齊驅;曾高速行駛於午夜街頭享受暢行的歡愉……曾經,我們一度沉醉於經由速度主導的單向度空間中;後來,才認識到,真正的生活,需要在緩緩流淌的生活節奏中去把握。於是,在2010年11月1日—5日,由《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汽車時尚報》主辦,《環球人物》雜志、《新民周刊》和搜狐汽車成都站協辦的“車輪丈量古鎮文明,全國主流媒體天府四大古鎮自駕游”活動中,我們來到成都這座在最快的發展速度與最慢的生活節奏兩個螺旋中纏繞的獨特城市,來揣摩張弛之間收放自如的訣竅。


  最快的城市、最慢的生活

  成都的詩意與雅致一直為世人所稱道,但人們卻常常忽略她並非古時窄狹的城邑、也非當下玲珑的江南水鄉,而是一座人口眾多、轄區廣闊的西部特大中心城市之事實。現代的城市形態決定了其需要具有完善的功能、繁盛的商業,所以,成都不只是一個完全沉溺於清風明月的城市,和其他大型城市一樣,她也有著世故豐蘊的一面,也需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發展。所幸,成都在張弛與快慢間,一直保持著絕佳的平衡。

  成都的快,鮮活靈動,充滿生機。成都的快,見諸於《福布斯》未來十年發展最快城市冠軍、西部大開發中的引擎城市、內陸投資環境標桿城市等頭銜中。

  成都的慢,淡然自若,溫婉怡悅,在洶湧的商業文化的沖擊下,成都人仍能靜心安然於內。

  天府古鎮 詩意生活

  古鎮常是今人訪古尋幽的目的地。有人認為真正的古意須在偏安一隅、相對淤滯和自閉的空間中方能保留完整,它的個性才不會被沖淡與稀釋,才能積澱出超然物外的沉靜氣質。而成都的古鎮,雖然與外界保持著密切的通達聯系,但仍然完整的承襲著舊時的傳統。在這裡,雖然已出現現代發展的印跡,但歷史的鏈條卻從不曾斷裂。

  成都的古鎮就像成都人的性情,特色鮮明從不呆滯,洛帶的遷徙傳繼之美、安仁的風情濃郁之馥、平樂的低回淒楚之致以及黃龍溪碼頭的氣宇軒昂之態,都滋養著每位游人的視界。平樂、洛帶、安仁、黃龍溪,愛情、流離、戰爭、碼頭,電影中最常出現的主題與場景你都能在此一同尋覓。

  在來時的路途上我就已暗自考量,歸時的游記應當怎樣鋪陳?經過探尋後,發現這些古老的小鎮向來不泛寂寞,故事很多,只待你去尋找角度,挖掘根蒂,打破時間的阻滯還原昔日的故事情節。平樂——在這裡,你能夠見證愛情的決絕與恣意

  穿過青石板鋪就的巷子,走過銜水而立的石橋,在臨江的酒肆裡坐下來點一桌小菜,等菜上桌時,望向窗外,店家介紹,旁邊這條並不寬闊卻青翠得悠長的水路,就是當年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為情而奔的通道。


  當日,相如撫琴輕奏一曲《鳳求凰》,情深意切;文君聞琴知意,心動神馳。

  於是,兩人厭棄世俗,為愛而奔。從此,“游遨四海求其凰”的故事沿著白沫江的水路口耳相傳,“為愛私奔”的勇氣與決絕也繼續在今日的“許願廊”裡藏於情侶間深情對望的眼底。


  每一對到此的情侶,也許都希望在《鳳求凰》琴聲的唱和下,將自己的愛情故事化為江面上那個搖曳不絕的長鏡頭 ……

  洛帶——在這裡,你能夠讀懂客居他鄉的顛沛流離

  三百年前著名的湖廣填四川移民浪潮中,一群人從遙遠的嶺南來到成都東山的洛帶,從此,在這裡經歷了三百年的遺忘與變故。在這裡,你能夠經由一個群體的遷徙窺探出華夏民族發展的脈絡。


  行經於鎮上的老街古巷,進出於客家民居、會館院落、老舊祠堂,駐足於農閒時鄉民聚眾閒頑的戲台,每一塊石板,都悉數記載著客家人跋涉而來的匆匆步伐,每一方青磚,都悠悠地涵盈著人煙韻味。


  老街兩旁鱗次栉比的小吃店,總圍滿了擠嚷的游客。同客家話一樣,客家菜也是客家文化的著名表征。在曾經由東及西、由沿海向內陸的遷徙過程中,客家移民帶來了先進文化、先進農耕技術以及新的食材品種。成都美食以辣著稱,辣椒在成都常被稱作海椒,其原因就是辣椒當年是經由客家人帶至蜀地的,客家人為了紀念他們由沿海而來的歷史,便將其稱為海椒。也許客家人未曾想到,他們帶來的一味調料,竟然為川人打造了一個全新的味覺系統。 安仁——在這裡,你能夠重審曾經蒼莽的山河水月

  四川人被稱為天下的鹽,從秦漢時成都平原的糧饷供給,到抗戰時“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的誓言,四川人在中國歷史上書寫了無數豪氣干雲的故事。而安仁,正是了解這些故事最佳的一扇歷史窗戶,它能讓你看見上世紀四川生活以及歷史的變遷。


  人稱“公館一條街”的樹人街,街上流傳著“三軍九旅十八團”的傳說。27座軍閥公館,起於草莽的公館主人,當年的呼風喚雨如今只化作游人口中不經意的輕描淡寫,那些生命中的輕輕重重,緩緩急急,如今都成為身邊零零落落,飄飄蕩蕩的間奏曲。


  聞名遐迩的劉文彩莊園,由於主人的聲名,在安仁出盡風頭,以其為代表的劉氏莊園,至今仍散發著濃厚傳統審美趣味和川西民居特色。成都人對品質的追求、對況味的在乎由來已久,劉文彩購置福特車後費盡心力轉運至四川,劉家小姐閨房中擺放著德國鋼琴、法式家具、英國玫瑰紅瓷盆……

  作為世界博物館小鎮,一扇剝落了古漆的木門、一把做工極為考究的太師椅、一張照片、一件旗袍,每一樣散落在民間的碎片都可以在安仁匯集。

  黃龍溪——在這裡,你能夠讀懂枕水人家的柔軟性靈

  有水的風物怎麼都是靈性的、柔軟的。

  作為成都下游的第一個水運碼頭,黃龍溪曾是前往重慶、樂山的貨運通道。此間的商賈,曾操著地道的方言和風塵僕僕的過客討價還價;此間的船家,曾經過重重水路渡人還家;此間的漁民,曾一邊織就著自己生活的漁網,一邊見證著碼頭上的行色匆匆。


  水的飄搖與碼頭的聚散,常常成為故事裡最為牽扯人心的段落。碼頭上等待登船的歸人,像出海口的水,靜靜等待最終的回歸大洋;碼頭旁玩鬧的孩童,因了江水的開闊日後內心也日益滋長出一種充滿力量的豁達。


  走在黃龍溪曲折的青石街面上,臨河聳立的木質吊腳樓裡,茶樓林立,不時傳來陣陣熱鬧的喧囂。當所有的人事,大人物,小人物,都隨著流年水痕,被淡淡地沖刷而去時,剩下的,只有那個一直靜默的碼頭,在時間無涯的荒野裡,他已於不覺間,凝練了一身的器宇軒昂。


 寬窄巷子 地道成都味

  自駕游最後一日,我們來到了成都市區內的寬窄巷子。雖然今天不是周末,但寬窄巷子仍是一番讓人意想不到的熱鬧景象——只見人們三五成群,或坐,或站,或品著一碗蓋碗茶,或端著一杯咖啡,或靜靜沉思,或興致高昂地擺龍門陣……


  走進一寬一窄的兩條巷子,街道和兩旁的建築可謂古味十足,可我們卻無時不在感受著一種現代的氣息。酒吧、咖啡館、西餐廳,甚至還有印度主題餐廳,這些現代感十足的商鋪都在告訴你,你所在的,是一座城市,而非古鎮或古街。然而,對於這樣一種“不自然的存在”,你卻不會有絲毫的懷疑與否定。


  是的,寬窄巷子無疑是古典和現代的經典結合,它是那麼的自然,那麼的融洽,不帶一絲一毫的突兀與生硬。

  或許,這正是成都“慢生活”的精髓之所在——樂天,包容,和諧。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