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考古成果揭4000年前陝北人居住之謎

考古成果揭4000年前陝北人居住之謎

日期:2016/12/14 12:06:29      編輯:古代建築

    在4000多年前的古代,陝北人是如何居住生活的?昨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的一項考古成果,為我們揭開了4000多年前,陝北古人的居住之謎,其中仍有一些謎團等待研究人員進一步破解。

    房屋形式

    “一室一廳”略帶“裝修”


    為配合神佳米高速公路建設,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去年下半年對寨峁梁遺址進行了發掘,該遺址位於榆林市榆陽區安崖鎮房崖村,在神木的石峁遺址正南方向約20公裡處。發掘中,考古人員首次較為系統完整地揭露了陝北地區4000多年前的村落遺址。而此次發掘,對了解當時村落布局、家庭結構等具有重大意義。

    當時的村落啥模樣?省考古研究院專家孫周勇告訴華商報記者,清理房址時,十分難得的是,有些房址保存比較完整,從而可以了解到當時人類的居住情況。這些房址多為前後連接的“套間”,主(後)室為圓角方形的全窯洞式房址,前室一般為方形半窯洞式結構,與今天的一室一廳差不多,主室相當於臥室,前室則相當於客廳。在臥室的地面,考古人員還發現地面、牆壁經過了簡單的修整,鋪設有白灰地面,塗抹有白灰牆裙。

    結構奇特

    兩房之間門道只有約0.7米高

    發掘中,考古專家還原了當時的居住環境。孫周勇說,他們發現這些房屋在布局上都是成組成排的,十分規整,可見當初應該也是有規劃的。而且還發現,房屋外都有院子,有的是三個家庭共用一院。孫周勇推測,可能這3家有親屬關系。除了房址外,考古人員在房址內部或附近發現有圓坑、方坑,這些可能為古人的儲藏坑。

    古人的“一室一廳”有多大面積呢?據介紹,此次發掘的室和廳,每間房大都在六七個平方米。在保存最為完好的房址中,考古人員還發現了一處廳與室相連的門道,該門道是用草拌泥塗築的窄小門洞,寬約0.5米、高約0.7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