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冬走烏鎮 去千年古鎮過最傳統的中國年

冬走烏鎮 去千年古鎮過最傳統的中國年

日期:2016/12/15 22:30:43      編輯:古代建築

新年包裝,更能滿足你與友人分享美味的小小私念。

年俗

除夕守歲 憶傳統享團圓

  我的旅行計劃

  在烏鎮過年,你可以過得豐足而幸福,因為能體驗到千年古鎮傳承至今的傳統大年習俗,就像你兒時過年那樣,原汁原味。

  年廿九當天上午,你就可以扎堆去看烏鎮傳統的舞獅表演,興致來了湊上去合幾張影。當天,烏鎮的鄉裡鄉親會用最原始的石臼,打出最原味的年糕。你也可以合全家之力,打一鍋年糕帶回家。

  在烏鎮過大年,祭拜先祖,是水鄉人虔誠祈禱與祝福的方式,也是千年不變的傳統。古老木屋裡,香案之上供奉著福橘、甘蔗、蘋果,烏鎮德高望重的長者宣布祭奠開始,鄉民和游客均可以上香祭拜,以求來年全家安康。

  除夕之夜,留宿枕水河畔的水鄉人家,和原住民一起品嘗“團圓飯”,搓“冬節圓子”,合家與質樸的房東一起吃一頓團圓飯,過一個原汁原味的水鄉除夕。

  吃完年夜飯信步水鄉,慢觀古鎮夜景。行至黃磊與劉若英最愛的似水年華紅酒坊,品一杯葡萄美酒,跟五湖四海的游客們一起看春晚。狂歡也好,獨處也罷,這個除夕夜總是與眾不同的。

  午夜時分,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千年古運河畔,光影白蓮塔下,一場別開生面的除夕守歲祭年活動拉開帷幕。烏鎮的商家和香客三三兩兩、成群結隊到白蓮廟守歲,待第一次的新年鐘聲響起,在蓮花寶座下點燃香燭,許下心願。

  年宴

  新春狂歡 品美食長街宴

  古時,每逢過年節慶,或四鄰八捨有什麼喜事、大事,比如有人家蓋新房,大戶人家修橋、鋪路,或民間集資建廟等,街坊鄰居都會把桌凳搬到這老街上,擺開“一字長街宴”。

  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民間盛宴。望不到盡頭的老街上,有錢的出錢、有物的出物,不分你我、不限老少,大家聚在一起喝茶聊天,品酒聚餐。這是地道的烏鎮式狂歡,人人都能自得其樂。

  每到春節,烏鎮民間也要舉行 “春節長街宴”,至今烏鎮仍堅守著這份最原始而純真的習俗。延綿數十裡的西柵老街上,花燈裝飾,長龍般的街宴、長龍般的人影,人們邊喝著烏鎮米酒邊品嘗著街宴的“大鍋菜”。

  長街宴齊開百家宴的場景,再現了明代詩人趙桓所描述的“長街迢遙兩三裡,日日香塵街上起”盛況。如果你疲於奔命於各式年宴,不如在今春到烏鎮,趕場不一般的長街宴,感受淳樸的烏鎮民風鄉情。

  轉眼間,年關又至,2011年的記事本很快就要合上了。一年從頭忙到尾,很少能與家人吃頓團圓飯。要過年了,總得抽點時間陪陪老人、孩子共享天倫吧。想要過一個傳統的中國年,感受最濃郁的年俗、年味?看,烏鎮已經為你准備好了。文/劉輝

  年味

  歲尾水鄉度假辦地道年貨

  科技高速發展,僵硬的冷凍食品,代替了鮮活自制年貨的時代。曾經熙熙攘攘的年貨集市,曾經全家齊上陣置辦年貨的溫馨場面,都逐漸遠去了。在你感慨城市化進程掠去童年記憶時,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烏鎮,仍經久不息地流傳著最古老的年俗。

  冬日漸隆,置辦年貨的百年習俗,是烏鎮老街多年不變的一道風景。在烏鎮民間,過年要腌制鹹肉、鹹魚、醬肉、醬鴨等,無論多少,家家戶戶都會准備一點。這是烏鎮的傳統習俗,也是年前百姓必備的一道新年菜肴。

  除此之外,烏鎮人還要打糯米年糕、做窗花、寫春聯……那些熱鬧而又忙碌的年俗畫面,依舊在烏鎮的每條大街小巷、每戶水閣人家流淌著。

  歲末,走進烏鎮,體驗江南千年來沿襲下來的置辦年貨習俗,做一回地道的烏鎮人。與房東一起學做醬鴨、腌肉,和烏鎮小朋友一起學做窗花……

  也許你會遺憾,不能將濃濃的年味帶回家與親朋分享,烏鎮的特色“年貨”能幫你達成心願。在百年老字號“敘昌醬園”,純手工制作、老秘方配置的鮮香光亮的醬鴨、醬鴨脖子,香濃緊實的醬肉、醬蹄、醬豬手,玲珑鮮美的醬鲫,齊刷刷地掛在屋檐下,不僅能讓你食指大動,迫不及待地嘗個鮮,還能讓你不惜口袋裡的“銀子”,將這些水鄉美味統統打包回家。

  集美味與滋補於一體的烏鎮特產“紅燒羊肉”,更是今冬不可錯過的烏鎮美食。鮮嫩的湖羊肉,配上當地產的三白酒,大快朵頤之時可盡享酣暢淋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