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進四川災區・旅游篇:遷工業、潑水墨 水磨古鎮歡迎您
日期:2016/12/15 22:23:52   編輯:古代建築地震前的水磨鎮(資料圖)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戴爽、金雨):在汶川大地震前,位於汶川南部山區的水磨古鎮是一個工業重鎮,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存在一度使這裡成為工業污染區。大地震後,損失慘重的水磨鎮完全擺脫了工業的束縛,而轉型為一個生態旅游小鎮,被游客譽為“水墨江南”。
這是一個是藏族、羌族、回族、彝族、漢族等多種民族的聚居地。大地震致使全鎮近2萬人受災,因災遇難311人,受傷3701人,直接經濟損失58億元,大量住房、公共基礎設施非塌即損。
在廣東省佛山市援建單位和當地鎮政府及鎮民的共同努力下,今天的水磨古鎮一躍成為集“生態、文化、安居、樂業”理念為一體的全新“水磨羌城”。從規劃、設計、選材、施工到裝飾,從建築明亮與黑暗的處理、單色與彩色的處理、古代與現代的處理、靜態與動態的處理、錯落與淺變的處理,無一不展現出新水磨的妩媚、典雅、張揚與淡定,無一不在描繪一幅屹立於山水間的“水墨大圖”。
“觀光休閒、生態度假”,在水磨鎮,你能領略到自然山水與閒情逸致相統一的生活魅力。經過重建和打造,這裡已成為汶川縣震後第二個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
“禅壽古街、西羌名城”,在水磨鎮,你能感受到羌寨文化與多種文化相協調的深厚文化內涵。
而對全鎮300多戶人家來說,這裡有的是“家家有住房,戶戶有商鋪,人人有就業”的幸福生活。
地震前的水磨鎮(資料圖)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戴爽、金雨):在汶川大地震前,位於汶川南部山區的水磨古鎮是一個工業重鎮,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存在一度使這裡成為工業污染區。大地震後,損失慘重的水磨鎮完全擺脫了工業的束縛,而轉型為一個生態旅游小鎮,被游客譽為“水墨江南”。
這是一個是藏族、羌族、回族、彝族、漢族等多種民族的聚居地。大地震致使全鎮近2萬人受災,因災遇難311人,受傷3701人,直接經濟損失58億元,大量住房、公共基礎設施非塌即損。
在廣東省佛山市援建單位和當地鎮政府及鎮民的共同努力下,今天的水磨古鎮一躍成為集“生態、文化、安居、樂業”理念為一體的全新“水磨羌城”。從規劃、設計、選材、施工到裝飾,從建築明亮與黑暗的處理、單色與彩色的處理、古代與現代的處理、靜態與動態的處理、錯落與淺變的處理,無一不展現出新水磨的妩媚、典雅、張揚與淡定,無一不在描繪一幅屹立於山水間的“水墨大圖”。
“觀光休閒、生態度假”,在水磨鎮,你能領略到自然山水與閒情逸致相統一的生活魅力。經過重建和打造,這裡已成為汶川縣震後第二個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
“禅壽古街、西羌名城”,在水磨鎮,你能感受到羌寨文化與多種文化相協調的深厚文化內涵。
而對全鎮300多戶人家來說,這裡有的是“家家有住房,戶戶有商鋪,人人有就業”的幸福生活。
水磨老街受災民房(資料圖)
水磨老街受災民房(資料圖)
富有民族特色的商業街
廣東佛山的名片“黃飛鴻” 戴爽 攝
樓下是商戶,樓上是住房 戴爽 攝
水磨羌城 戴爽 攝
停在路邊的私家車說明水磨自駕游十分紅火 戴爽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