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銅鼓村民捐資修復古建築

銅鼓村民捐資修復古建築

日期:2016/12/14 12:03:36      編輯:古代建築
    銅鼓縣大塅鎮浒村古建築群修復工程正式動工。浒村古建築群修復工程總投資350萬元,全部來源於浒村700余位村民的自發捐款。據悉,這是目前為止銅鼓縣民間捐資保護古建築的最大手筆。

    浒村位於修河之濱,村中有一處古建築群,包括1座古祠堂、6幢古民居和1條古街,集木雕、磚雕、石雕等建築藝術風格於一體。據史料記載,該建築群始建於元朝,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在明朝萬歷和清朝康熙、光緒年間經歷了3次大修。

    省文物局專家現場考察後認為,該古建築群具有較高的文物和觀賞價值。因年代久遠,年久失修,1300多平方米的古祠堂幾年前倒塌,其余古建築也成危房。縣文物部門正在為浒村古建築群申報文物保護單位。

    鄉愁,在很多地方只是一種情懷,而浒村人卻把留住鄉愁付諸行動。去年10月,浒村村兩委提出修復古建築群的設想,得到了村民的熱情響應和支持。今年2月24日,浒村全體村民踴躍捐款,共籌集350萬元,其中捐款1萬元的達90多人。

    村民為何捨得花錢修復這些建築?村委會主任時振遠道出村民的心聲:在浒村人看來,這些古建築是浒村古代文明的見證,修復就是傳承鄉土文明和文化血脈。村民時海青說,這些古建築是浒村人的鄉愁,大家出點力,讓這些珍貴的古文化傳承下去,實屬應該。村民還告訴記者,浒村古祠堂裡有一對蟠龍石柱,有人出資100萬元想買走,被浒村人拒絕。

    “浒村村民自籌資金修復古建築的積極性高,文物保護意識強,值得提倡。鄉土文明的傳承,既要有政府的引導,更要靠群眾的內生力量,讓廣大群眾形成傳承文明的自覺。”縣文化局局長塗光明說。

    為留住鄉愁,浒村人捨得花錢。他們還有一個更大的夢想,就是把浒村打造成鄉村旅游示范點。浒村緊鄰4A級景區天柱峰和湯裡溫泉,生態優勢得天獨厚。

    大塅鎮鎮長王閏春說,浒村把文化傳承與鄉村旅游結合起來,為民間古建築的保護與鄉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好思路,鎮黨委、政府將給予浒村的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扶持。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