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古鎮:重溫失傳的民間記憶
日期:2016/12/15 21:45:07   編輯:古代建築作者:記者董永前文/圖
初夏,行走在莊浪河與黃河的交匯處,但見不太清澈的黃河泛起波波鱗光,岸上的玉米苗在微風中擺動,棗花正飄著淡淡的清香,一處處古民居似乎訴說著時代的變遷,村民們或勞作或閒聊,構成了一幅夏天的喜人圖景。
而日前當記者到西固區河口村采訪時,今年73歲的張耀賢老人卻告訴記者,河口古民居歷經百年風雨,普遍木朽牆危,在多雨天時有倒塌的危險。另外,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興起建房熱,隨意地“拆舊建新”或破壞,有些住戶隨意改變古民居外觀和結構,破牆升窗,拆梁吊頂,古民居的布局、環境和歷史風貌遭到破壞,嚴重貶損了古民居的歷史文化價值。
為了保護河口古民居,河口村依托村老年協會自發組織成立了“河口古民居管委會”,挑選村上德高望重的老人為成員,目前有12人,年齡最大的75 歲,張耀賢就是其中之一。他們的職責主要有兩個,一是每天對留存下來的39處古民居進行查看,若發現牆體、屋檐有倒塌或破壞現象,及時給村委會報告,另一個是發現村民有翻新房屋的盡量做思想工作,維持古民居原貌。在他們的辛勤努力下,目前沒有一處古民居被損壞。
據河口村文化站站長張振祥介紹,河口古鎮還將建設街心獅子樓與臥橋,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挖掘和整理河口古鎮的文化資源,重塑民間失傳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