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和順古鎮:邊地古鎮的儒雅傳奇

和順古鎮:邊地古鎮的儒雅傳奇

日期:2016/12/15 16:28:38      編輯:古代建築

  曾經以為粉牆黛瓦、清溪繞村、垂柳拂岸、夏荷映日是江南獨有的風景,卻不料在雲南邊陲一個叫和順的小鎮可以集所有這些美麗於一身。它靜靜地躺在古老的火山台地之上,成千幢民居依山傍水,鱗次栉比,舉手投足間便可觸摸到斑駁的歲月和豐厚的文化氣息。無論誰來到這裡都會由衷地慨歎——在這極邊之地,居然藏匿著一個如此輝煌的村落,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初識和順得益於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接著在網上看到一組照片,頓生情愫,充滿向往。走進和順仿佛來到了江南水鄉,一泓碧水繞村而過,鎮子邊上盛開著大片大片金黃的油菜花,暖風中陣陣清香襲來,沁人心脾。明清時期的祠堂、牌坊、古宅遍布小鎮,宛若傳說中的世外桃源。這裡曾是馬幫重鎮、古“西南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著名的僑鄉。盡管歲月流逝,時代變遷,和順如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固執地堅守著那份古樸與寧靜,不染風塵。

  拖著病後初愈的身體,在一個個朝陽初升的清晨,晚霞飄飛的黃昏和明月高掛的夜晚,我獨自走在這灰色火山石鋪就的長巷,享受那份寧靜。我用手指輕輕滑過那些斑駁的記憶,傾聽一段歷史的聲音,用相機記錄下點點滴滴。

  古樸典雅的牌坊,精巧別致的小橋,清澈涓涓的流水,殘荷點綴的池塘,厚重寧靜的長巷,歷史悠久的老宅,菜花飄香的田野,還有亭台,樓閣,祠堂,籐蔓……它有著麗江的古樸深邃和江南的精致婉約,有著四季如春的舒適和陽光明媚的溫暖……這裡人與自然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走近古鎮,一座高大的牌坊映入眼簾,上書“和順順和”,背面是“裡仁”兩字,傾刻間令人感受到鎮子倡導的氛圍。前行幾步拐個彎,見到一座荷塘,滿是殘荷的枝干和枯葉。這裡是拍攝晚霞的好地方,每當夕陽西沉,粉紅色的霞光染紅天際,大朵大朵的雲彩倒映在池塘中,配以牌坊、小亭的剪影,煞是壯觀。

  穿過又一牌坊,迎面便是雙虹橋。和順村頭有一條小河繞村而過,兩座石拱橋跨河而建,形似雙虹臥波,故名雙虹橋,據傳建於清道光年間。繼續前行,便能看到著名的和順圖書館,據說是全國最大的鄉村圖書館,迄今有藏書7萬多冊,古籍、珍本1萬多冊。圖書館的建築為中國傳統的樓房建築,前置花園,美觀素雅。拾級而上,依次是大門,中門,花園,然後是圖書樓藏珍樓、景山花園等。圖書館下面的白底高牆上赫然寫著“和諧和順”四字,蒼勁有力,是和順古鎮的象征性建築。

  參觀完圖書館,往左邊是和順小鎮,裡面有總兵府,艾思奇故居等建築,還能參觀古代的造紙工藝。總兵府既是一座精致的木結構庭院,也是一座高檔的賓館,院中鮮花盛開,綠樹成蔭,可參觀也可住宿。

  出得小鎮沿河繼續前行,每隔一段會有一個古樸典雅的小亭子,矗立在水邊,村婦在小亭子裡洗衣。這是全國獨有的洗衣亭,在和順有6座。洗衣亭可以洗衣,納涼,也可以遙望遠方,寄托相思。和順男人亦儒亦商亦農亦走四方,為了讓家中的女人在洗衣時不被風吹日曬,就建了這樣的亭子。這是遠走他鄉的和順男人對自己女人最平易也最溫柔的饋贈。

  再往前就到元龍閣,元龍閣建於明代崇祯年間,清朝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重建,是儒、釋、道三教合一的道觀。元龍閣前面一彎碧水蕩漾,名曰龍潭,背後是古樹參天的黑龍山。由山門、龍王殿、三官殿、魁星閣、觀音殿組成,構思奇巧,結構緊湊,背靠青山,面臨綠水,宛若人間仙境。閣內許多名家名聯,愈加增添了元龍閣的高古氣氛。清晨的龍潭白霧飄飄,因為這裡的水是熱的,遇到冷空氣便形成白霧,所以清晨到這裡走走你會頓覺神清氣爽。

  面向圖書館往右,可以前去參觀中天寺、魁閣、文昌宮等建築,還能一睹“千手觀音”的風采。所謂千手觀音乃一古樹群,由7棵拔地參天的百年古樟樹組成。其中5棵沿一直線而列,近觀如綠色華蓋,擎天巨傘,遠望似千支手臂向四周展開,神似傳說中的千手觀音。兩棵古樟站立兩旁,恰似觀音菩薩的文殊、普賢弟子。古樹群下,一條歷經數百年滄桑的火山石古驿道蜿蜒西去,與村前的捷報橋相連。一輩輩的和順人先到千手觀音古樹群下許下祈福求財的願望,然後懷揣著有朝一日能從村口的捷報橋上衣錦還鄉的夢想,開始了“走夷方”。

  和順小鎮和停車場邊上還有一處好玩的地方——陷河。和順陷河水草豐茂,野鴨水鳥嬉戲其間。清晨的陷河上霧氣氤氲,仙氣袅袅,泛舟其中,田園野趣,令人沉醉。和順游子有詞雲“家鄉好,最好陷河頭,綠柳叢中穿紫燕,紅蓮塘畔臥青牛,結伴泛孤舟。”

  如果時間允許,最好能在小鎮住下,慢慢地品味。這裡的民居客棧干淨溫馨,民風淳樸,還有好客的主人為你擔當免費的向導和解說。走累了,不妨品嘗一下當地的小吃。餌塊,又名大救駕,是這裡的特色小吃,店家會給你講述這道菜背後的諸多故事;雞醪做法考究,用刀背將雞肉剁成泥狀,與豆腐和在一起煮湯,營養豐富;頭腦是一道甜食,用糯米做成,顏色紅黃相間,一般春節時才吃。除此之外,餌絲、米線、糖粑粑、野菜粑粑、烤土豆、黃焖雞、木瓜雞都是鎮上出名的小吃,價廉物美。

  隨著旅游的開發,騰沖的交通日益便捷,走陸路經由寶山可直達,也可乘坐飛機,成都昆明每天均有多班航班。這裡還是中印公路的起點,到緬甸和印度也相當方便。

  深深的小巷,尋不盡千古風流;淙淙的溪流,流不完邊地古鎮的儒雅傳奇。和順,它猶如跳躍的琴鍵霎時敲響你心中的每一個音符,流淌出一曲曲婉轉悠揚的旋律!想象著有一天,我可以摒棄都市之喧囂、塵世之煩擾再來這裡享受那份安樂與祥和,竟是何等的逍遙與灑脫!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