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古村落裡的“筆墨紙硯”

古村落裡的“筆墨紙硯”

日期:2016/12/15 16:26:55      編輯:古代建築
古村落的古屋長巷 蒼坡古村村口 翁卿侖 攝

何敏 富玲燕

近日,國家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聯合公布“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單,全國有915個村落入選,永嘉縣巖頭鎮蒼坡村榜上有名。日前,記者赴水墨蒼坡,漫步在古村落的古屋長巷,讓人頓生時光倒流的遐想。

蒼坡背依筆架山,面臨楠溪江,建築風格是中國古代文化精華的濃縮,始建於公元955年,為李姓聚居之地。

當我們輕輕地踩著鵝卵石鋪成的小路慢行,這裡的小橋、流水、人家,恬靜悠遠、純樸和諧,自然美景與優越地理環境相輔相成。據當地的導游介紹,該村 “文房四寶”布局的正式形成是在南宋時期,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九世祖李嵩邀請國師李時日商討建村規劃,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筆、墨、紙、硯,誰能想象一個村落布置的格局竟然是“文房四寶”?

村子的西面有一座筆架山,在面對筆架山的地方,用方磚和條石鋪成一條長街,長約三百米、寬兩米,這就是筆街。在東西方位,各有一個水池,為硯池。雙池邊沿靠近筆街的地方各放置一塊大石條,意為墨,而方方正正的村落如同一張白紙,平鋪在筆硯之間。站在筆架山上向東俯視,筆墨紙硯的構圖一清二楚,“文房四寶”格局形成獨具匠心。風雨滄桑,這裡仍然保留有宋代建築的寨牆、路道、住宅、亭榭、祠廟、水池以及古柏等,處處顯示出濃郁的古意,楠溪江的耕讀文化在這裡得到完美的诠釋。

如今,李氏宗祠修舊如舊,牆面上多了栩栩如生的浮雕,還形象地展覽著一些蒼坡的歷史文化和宗族變遷;在蕙風軒裡,展覽著上海著名畫家夏蕙瑛的美術作品等;在義學祠,移花接木,已成為南宋永嘉學派的集大成者葉適的紀念館。蒼坡正在通過景觀工程,挖掘特色,提升品位,隨著永嘉推出的“六個一”工程項目有序鋪開,古村將在新時代裡華麗轉身。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