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裡拉古鎮發生火災:古城之火與我們的憑吊
日期:2016/12/15 16:23:54   編輯:古代建築高原璀璨之地,一隅所積攢的千百年文明,幾乎在一瞬之間,便被付諸一炬。於是,一股暧昧的、黏稠的離愁別恨,開始在網絡蔓延。遙歎獨克宗,去過的人曬照片、說往事;沒去過的人,則寫下些 “我還沒去,你已離開”一類的感傷詞句。
在一種文青式的調調中,那些燎黑的殘垣斷壁,俨然成為神聖的悲劇意象:它們,讓 “被燒掉的傑出”,成為不朽、成為永恆;讓一場災難,變成一次關於美和文明、關於生與亡的詩化討論……那座名曰獨克宗的城,因熾烈的大火而毀,卻復生於無數人的話語、情緒與表情之內。
當然,一萬個個體,便有一萬種“诠釋災難”的方式。有人選擇空靈的煽情,亦有人願意執著地追問:大火,何以莫名發生?損失,何以慘重至此?僅供水15分鐘的消防管道,難道不是一個直白而徹骨的諷刺嗎?相對於我們曾經擁有的“財富”,我們所施行的看護, 顯得如此漫不經心、敷衍了事。請相信,那些疲於應對、一再將就、形如陳設的公共設施,永遠不足以應對各式天災人禍。在獨克宗湮沒火海之後,那些一貫存在的疏忽與過失,甫一顯露即被圍攻。
“裸奔”太久,遲早中招,不知獨克宗的命運,會否讓其他古城心有戚戚。長久以來,古城產業的興旺發達,並未給當地帶來相匹配的“安全保障”,此一怪現象廣泛存在卻極易理解。一方面,為迎合資本勢力與游客群體的偏好,古城“必要的現代化改造”往往讓位於維護舊貌。基於此,建設標准化的消防系統,幾乎不可完成;另一方面,古城強大的吸金能力,也誘導著職能部門將更多資源投入到盈利性項目,而非砸向基礎硬件的升級改造……
千年獨克宗,毀滅於意想不到的大火,更毀於早可預見的疏漏。當古城被裹挾在“開發利用”的大潮中滾滾向前,卻未曾建構地基,未曾權衡負重,空中樓閣式的繁華,只消一绺煙火便煙消雲散。那麼,我們又是否確信,自己有足夠多的表情和足夠的正當性,來文藝地憑吊那些高概率的古城猝亡事件呢?再或許,對於此類“事故”,最直接和精准的回應,就應是直白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