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香格裡拉東竹林寺

香格裡拉東竹林寺

日期:2016/12/16 19:14:00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東竹林寺原名“沖沖措崗寺”,意為仙鶴湖 畔之寺,寺址在新寺西北約3km處。建於公元1667年清康熙六年, 建寺初期僅有僧侶16人,為噶舉派,後因參與以滾欽寺為首的反格魯派戰亂,改宗格魯派,並與抗薩、支用、書松等7個小寺(貢巴)合並,更名“噶丹東竹林”,意為成就“二利”(利己利人)之寺。從此規模不斷擴大,住寺僧侶至清末已發展到七百多人,活佛十人,成為康區十三林大寺一。噶丹東竹林寺坐落在德欽縣奔子欄鄉書松村南永干頂東坡上,距中甸縣城約105km,距鄉駐地奔子欄23km,滇藏公路從寺後橫穿山腰而過,汽車可直達寺內,且常年四季通行無雪阻。該寺因地處白茫雪山背風凹處,金沙江河谷延伸部分,海拔3000米,氣候屬山地季風氣侯,具有“冬無寒冷,夏無酷暑”的宜人氣候。


隨著寺院威望的提高和經濟實力的增強,很多珍貴文物不斷征集到噶丹東竹林,其中有鍍金彌勒法輪佛像、白度母像、三世諸佛像、文殊菩薩像,還有唐卡(宗教卷軸畫)、閻羅王群像、十八羅漢像,以及班禅歷生傳、釋迦巨行傳等17幅刺繡,大小靈培、佛塔數不勝數,跳神道具、法器也一應俱全。


寺院曾遭到毀壞,1985年7月,由州、縣人民政府撥款新修噶丹東竹林。歷時七年,一座巍峨壯觀的新 寺已矗立在昔日的荒坡上。新寺建築井然有序,布局合理。遠遠望去,赫牆排列,褐窗密布,平頂樓房鱗次栉 比,俨然一座城鎮。位居中央的大經堂為四層土木結構建築,82根合抱大柱成網狀密布,底層是全寺喇嘛誦 經處,正面供有格魯派始祖宗喀巴及其弟子達瑪仁青和一世班禅克珠傑像(俗稱“師徒三人尊”),兩側是釋迦牟尼、觀世音、文殊、度母、普賢等佛和菩薩像。 

因每日僅有中甸——德欽對開班車各2輛從寺外經過,所以一般不應在此逗留很久。去東竹林寺最好自備車輛,以奔子欄為食宿點,曉行夜歸。或在寺院參觀後,驅車直往升平鎮安頓。

 如今,東竹林寺有僧侶三百多人,管事活佛四人。1987年10月曾舉辦盛大的“格規定木”慶典活動,此後每年都舉辦僧值節一次,成為康區僧俗民眾朝觐的吉祥福地。若到寺內參觀,可請喇嘛及活佛導游,年輕者通曉漢語漢文的僧人比較多,他們對待游客都會熱情接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