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從康保縣召開的西土城城址考古學術研討會上獲悉,來自北京、天津等地的專家學者認為,康保西土城是目前所知張家口壩上地區規模最大、級別較高的遼金時期古城址,從軍事防御角度考察,西土城古城屬於金後期金長城軍事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金朝後期西北路段金長城防御體系的核心。
與會專家學者在總結三年來考古發掘成果的基礎上,就如何明確西土城城址功能、性質及下一步考古工作規劃布置等進行了深入研討。他們認為,西土城所在地域在金代前期為重要的商貿城鎮,金代中後期正式建立城池,成為集軍事、拱衛、貿易、生產、交通等功能於一體的北部邊防重鎮。在歷史上,直通該城的古道在溝通漠南、漠北,溝通農耕地區與游牧地區,溝通漠南草原東西兩翼方面曾發揮過重要作用。穿城而過的古道也是遼、宋、元時期用兵及通商重要通道之一,亦稱早期茶葉之路。在元代,具有歷史意義的草原絲綢之路木憐道從該城北部通過。明清時期,西土城更是張庫商道的重要節點。
據考古人員介紹,他們試掘、出土及采集了一大批文物,種類非常豐富,有遼金時期骨器、西京澄泥硯等,這些文物為確定西土城功能性質提供了更多佐證。通過綜合分析,與會專家學者提出,西土城古城在遼金時期、在草原絲綢之路及張庫商道發展變遷歷程中,曾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對《金史》記載的撫州境內其他主要管轄區域的逐一排除,以及對1211年、1212年蒙金戰爭經過的分析,西土城古城屬於撫州城城址的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