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大雪喚醒南平百年古村 這裡曾是出入閩省的樞紐

大雪喚醒南平百年古村 這裡曾是出入閩省的樞紐

日期:2016/12/15 16:20:56      編輯:古代建築

茫茫白雪下的觀前古浮橋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12月20日訊(本網記者 江方方/文 王浩志/圖)400年前,徐霞客在這裡“步步惜別”;400年後,今冬第一場雪讓我們再度驚歎她的沉靜之美。


古牆雪景,最快樂的是孩子

浦城水北街鎮觀前村,是閩江水系最北古碼頭所在地。《觀前村志》載,歷史上的觀前村有“七衕(音:痛)七埠頭”之說。一個小小的村落,擁有七條熱鬧的街市和七個碼頭,繁華可見一斑。浦城是古代福建最重要的對外通道,碼頭則是由閩江順流而下入福州的起點。而由福州、南平方向來的客商至觀前下船,跨浮橋到村對岸溪東,即可踏上北往浦城縣城的官道,再經仙霞古道至浙江衢州,一路曲折赴京。50年前,這裡依然可見舟楫往來,雖然不復宋時鼎盛。當地通了公路後,古橋毫無懸念地沉寂了。


浮橋和觀前村

在有高速公路的今天,到觀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從福州自駕到浦城城關需要五個多小時,從城關到觀前村,還有23公裡的路。幸虧路況好,半個小時後就可看到觀前村“低調”地坐落在303省道邊上。

由於行政區劃調整,古觀前村已分為浦城縣水北街鎮上坊、中坊、下坊三個行政村,但“觀前古街”依然連貫。大雪過後,古街更加寧靜,只是兩側年代久遠的木屋,不知還能支撐多少風雪。浮橋跨南浦溪而設,村裡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說,早先的觀前碼頭以浮橋為界,浮橋以北主要停靠由十幾根粗竹捆扎而成的“大排”,用於往來浦城縣城與觀前碼頭間;浮橋以南主要停靠木船,木船長7米,兩頭尖、中間鼓,船上用竹篾撐起黑篷,篷上疊鋪雙層棕葉以遮陽蔽雨。木船最多時能載貨3噸,順南浦溪而下,一路徑往南平。


觀前古渡口

溪上還有靠捕魚為生的人家,養著鸬鹚,配上這山中初雪,想起來都是如畫般的清靜。難怪當年徐霞客四次游閩,其中三次過浦城。尤其是1628年第三次游閩時,徐霞客留下了詳細記錄:“3月14日,靠泊觀前,過浮橋,登溪東金斗山,步步惜別”。

交通方式更新,浮橋無可避免地成了歷史。幸虧,美景依舊。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