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喚醒“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記憶

喚醒“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記憶

日期:2016/12/14 12:07:13      編輯:古代建築
    取材於中國7省45家博物館200多件文物的“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圖片展”,集中展現“海上絲綢之路”的獨特魅力,相繼在英國、西班牙、巴西、澳大利亞及聯合國總部展出,明年還將挺進東盟10國巡回展出——

    喚醒“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記憶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通過海路進行商貿往來,承載文化、藝術交流的和平之路。本月20日,為期5天的“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圖片展”在紐約聯合國總部成功落幕。

    這次由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和福建省政府主辦的展覽,集中展示了關於“海上絲綢之路”的200多張文物精品圖片,涵蓋了瓷器、絲綢、陶器、金銀器、香料等門類。

    有關專家表示,展覽用珍貴的文物作載體,以物說史將觀眾帶入中國古代沿海先民開拓“海上絲綢之路”的艱辛歷程,集中向世人展示了中華先人在貿易、文化、藝術等各個方面的智慧。

    館際協作共呈精品參展

    據文獻記載,漢代以來,福建就承擔起海外交通貿易的重任。尤其在唐代,福建就呈現出“百貨隨潮船入市,萬家沽酒戶垂簾”、“雲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的繁榮貿易景象,而到了宋元時泉州更一躍成為“東方第一大港”。

    為此,福建留下了許多“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遺珍。福建博物院院長吳志躍告訴記者,該院就珍藏著不少與“海上絲綢之路”密切相關的文化遺產,如唐朝《球場山亭記》碑、五代孔雀藍釉陶瓶、宋建窯盞、明清漳窯瓷、德化瓷、媽祖塑像以及各類宗教石刻等。2011年8月,福建水下考古研究基地落戶該院,其豐富的沿海水下遺存也為有關“海絲”課題的研究提供大量實物資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