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村民發現明“鼓形柱礎” 和唐代“墓志蓋”(圖)
日期:2016/12/15 15:11:12   編輯:古代建築
王大娘發現的這個石鼓形柱礎對研究明代建築工藝有重要意義。岳金河/圖
昨日,古荥派出所所長王而哲接到轄區兩位農民的電話,他們是向派出所報告發現了兩件古文物。專家鑒定,這兩件文物對研究唐代民俗和明代建築很有價值。倆村民被授予文物義務保護員稱號。
工人路邊施工挖出大“石鼓”,王大娘“慧眼識珠”
昨日上午,古荥鎮古荥村73歲的村民王鳳枝坐在路邊看幾位工人挖排水管道。
突然,她的眼睛亮了一下:工人們挖出了一塊大石頭。
“這是啥東西?”正當工人准備把這個大家伙用吊車卸走扔了的時候,王鳳枝突然站起來攔住。
“告訴公安部門,這可能是一件文物呢。”王鳳枝說。
“看到這個大青石,就感覺不一般,憑著直覺,我認為它是一件文物。”昨日上午11時許,站在大河路西段古荥村城隍廟門前,王鳳枝老人指著大石頭對民警說。
這塊大石頭看起來很像“鼓”,上面隱約泛著綠色,上下各有一排規整的乳釘精美裝飾,做工非常精細。
“石鼓”看起來有點怪異,其底部和頂部各有一拇指大小的孔,似乎在訴說著它的神秘。
村民種樹挖出唐代大青石
昨日下午,古荥鎮紀公廟村第二村民組的王智敏在城隍廟附近挖坑種樹。
他挖樹坑大約挖到40厘米深的時候,突然,他感覺挖到了堅硬的東西。
“下面肯定有啥東西。”王智敏開始用手刨起土來。不一會兒,一塊正方形青石逐漸顯露出來。
青石大約70厘米見方。青石並不是平放著,而是呈40度角斜臥在土中。
他迅速叫來幾個人,把石頭抬了出來。
“我們擦了擦土,才看清這塊石頭上雕刻著不規則的雲形花紋和類似太陽光芒的紋路,也許是時間久了,花紋看起來不太清晰了。”王智敏說,他感覺這塊石頭不一般,像個文物。
王智敏報了警。
兩件文物對研究唐代民俗和明代建築很重要
接到了倆村民報警,王而哲立即聯系了古荥漢文化遺址保護管理所所長張振明。
張振明進行了初步鑒定,他說,這兩件東西都是文物。
張振明說,王鳳枝老人發現的“鼓石”是明代的鼓形柱礎,也就是明代建築中立柱子的石頭。
對王智敏發現的青石,張振明認為是唐代的“墓志蓋”,通俗點說,也就是墓碑的蓋子。
“古荥城隍廟屬於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兩件東西都是在其附近發現的,我判斷,這個鼓形柱礎可能是城隍廟的建築構件。這個墓志蓋也和城隍廟在歷史文化方面存在某種聯系。”張振明解釋說。
他表示,這兩件文物對研究明代前後建築和唐代民俗等都具有很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