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如皋陳草村神奇古跡陳草薋將要申遺

如皋陳草村神奇古跡陳草薋將要申遺

日期:2016/12/14 12:02:59      編輯:古代建築
    如皋市丁堰鎮陳草村流傳著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乾隆年間,有一個冒氏寡婦在分家的時候,將分得的一堆草垛帶至陳草村。因發現草堆有蛇築窩,怕蛇寒冬凍死,便年年向草垛上加草,並以此教育後代族人,務必勤儉持家,草垛只可加高不可妄取。冒氏族人每年在糧食收獲之後就向草垛加草,從不間斷,漸漸形成陳草薋。既有文獻史冊,又呈原生狀態,如皋丁堰陳草薋古跡已有250多年歷史,具有古、土、奇的特點,其文化內涵和人文景觀,實屬世間罕見。

    為探訪追溯這個故事,近日,記者來到如皋市丁堰鎮陳草村,感受陳草薋的神奇之處。

    地標性“傳奇建築”陳草薋的故事很多,且都極富傳奇色彩。聽老一輩人說,草垛雖然經歷了好幾次災難,依然完好無損。從乾隆年間就開始堆,從未倒塌過;當年日軍在村子裡放火掃蕩時,草垛周邊的建築全被燒光,草垛卻怎麼也燒不著,嚇得日本人跪在地上拜草垛;有一年刮起了大風,草垛周邊的房屋樹木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草垛卻絲毫未損。

    直到親眼看到陳草薋才明白為何關乎它的故事總是那麼神奇。直徑二十多米,高十五米多的巨大草垛,矗立在一片片金黃色的油菜花中間,時不時有鳥兒飛來飛去,靠近草垛一看,不少鳥兒在此安家。

    “現在的陳草薋是2000年才開始堆的。”如皋市文化歷史研究會丁堰分會的張祝茂告訴記者,陳草薋所在的村子現在已經由陳草村改名為皋南村,之所以被稱之為陳草村,也就是因為村子裡這個有著250多年歷史的陳草薋。

    “我依稀還記得小時候來陳草薋玩的場景。當時草垛周邊都沒有高樓,在鬼頭街遠遠的就能看到陳草薋,當年的陳草薋可以說是丁堰鎮上地標性的‘建築’。我當年來找住在這個村子的堂哥玩,大人們怕我們到草垛那胡鬧,就嚇唬我們說,草垛有蛇,不能靠近。但是,貪玩的我和堂哥還是去玩了。那時候的陳草薋,上面大下面小,看上去就像一個大蘑菇,而且草垛的中間還可以走進去,我們覺得很好玩。蛇倒是沒看到,這麼高的草垛倒是有不少鳥窩。”張祝茂動情地向記者講訴記憶中的陳草薋。 
    在如皋,冒氏是名門望族,冒氏一族家風嚴明,處世有度。歷史上冒氏家族出了不少人傑,諸如冒桧、冒辟疆、冒廣生等。根據《如皋縣志》記載:元末移居如皋的冒氏河西派始祖冒致中任職“鹽運司丞”,在兩淮地區“興利除弊,頗得民心”。後因病返鄉,聚書數千卷,勤學好修,勉教子孫,誦朗經史。“示詩文為傳家之風,揚書香門第之望。”

    至乾隆十五年(1750),冒氏十一世祖宇文公兄弟分家搬運草垛時,發現一條奇特的白蛇。當時大家都認為是始祖的“征兆”,於是連夜堆積草,讓白蛇“入草為安”。自此,冒氏族人謹記勤儉持家,守望相助的家訓,陳草薋也就越堆越大。1958年,因為種種原因,陳草薋的陳草被拖走用於修建堤壩,分給村裡家家戶戶,陳草薋也就不存在了。直到1996年,冒氏後人提出要恢復陳草薋,而在1998年一場自燃的火災將陳草薋燒掉了不少,加之村裡道路擴建需要,2000年陳草薋就正式挪到了現在的位置。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