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古鎮模式:旅游地產打造“品牌溢價力”

古鎮模式:旅游地產打造“品牌溢價力”

日期:2016/12/15 16:30:23      編輯:古代建築

  一知名央企長壽拿地的新聞在5月成為了樓市焦點話題,每畝378萬元的土地成交價刷新了區縣土地市場紀錄。而新聞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是,3年前同元集團落子長壽區北部新城打造長壽古鎮時,此地地價不足30萬元/畝。

  “這就是‘古鎮模式’帶來的城市‘溢價力’!”重慶長壽古鎮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躍平以一組數據分析,正在申報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長壽古鎮日接待能力2.4萬人次,是長江三峽旅游黃金線上休閒旅游新熱點,2012年“五一”節至春節游客的訪問量就已達到220萬次,為區域帶來了旅游景點和超高人氣。因此,“古鎮模式”直接帶動了金科、保利等一線開發企業進駐區域。

  市場追捧

  “古鎮模式”布局全國

  “集團總部每周接待最多的訪問者,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政府考察團,他們希望同元參照長壽古鎮去當地復制一個。”劉躍平透露,這些考察團看中的正是“古鎮模式”帶來的旺盛人氣、消費力和溢價力。

  何為同元集團獨創的“古鎮模式”?以長壽古鎮為例,開發商同元集團將自持運營長壽古鎮商業比例約40%,包括一個五星級酒店和大量臨街旺鋪,整體開發運營不以住宅物業銷售為主,而是實現商業運營、文化旅游、投資三箭齊發——以文化旅游為例,長壽古鎮不僅擁有自己的旅行公司,還簽約了13家旅行社,在長江三峽黃金旅游線打造體驗式旅游目的地。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拋棄了急功近利思想”的“古鎮模式”,使得同元集團自2005年成功打造雲南彝人古鎮後,迄今已成功布局了14個城市,規劃了20個古鎮項目。

  看好重慶

  長壽古鎮掘金長江旅游線

  劉躍平表示,占地2000畝的長壽古鎮項目,文化旅游景區占到了800畝。放眼市場,開發商拿出約三分之一的土地來開發文化旅游產品,無疑是在這個浮躁的商業社會中“向文化致敬”。

  據了解,以“壽”文化為精神內核,長壽古鎮成功打造了文化、旅游、商業三位一體的復合型產業模式,不僅吸引了長壽及周邊區縣的實力買家下叉,更是打動了主城及雲、貴、川等地的投資人群,其中不乏做房地產開發的企業高管。“因為項目具有一種特質,是長江三峽旅游線上的旅游地產,更是一種類似麗江的休閒商業地產,這兩個要素契合了國人休閒生活方式的轉變需求和投資訴求。”

  劉躍平對長壽古鎮的未來充滿樂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氣攀升——2012年長壽古鎮的旅游人次已達到200萬次,當時古鎮的整體開發規模還不到總規劃的1/5,未來隨著基礎設施完善和旅游線路豐富,旅游運營目標為年旅游人次1000萬人次以上,將打造一個成熟的休閒娛樂文化商圈。

  而最大的樂觀是對重慶這座年輕直轄市充滿希望——今年年初,同元集團已將總部搬到了重慶,以此作為大本營布局全國“古鎮戰略”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