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沈家山墓葬群考古追蹤 一口氣出土六座漢墓(圖)

沈家山墓葬群考古追蹤 一口氣出土六座漢墓(圖)

日期:2016/12/15 15:11:08      編輯:古代建築

    一珍貴青銅劍現身陶井、陶灶、石磨見證2000年前揚州人生活

 

 

漢墓中出土的青銅寶劍 王乃驷/圖

 

    昨天下午,沉寂一個多月的沈家山工地,又有考古新發現,僅僅一個下午,工人在挖掘工程中就發現6座漢墓。接到消息,記者和考古隊員在第一時間奔赴考古現場。

    四座漢墓被破壞

    只剩下一個陶罐


    下午4點半,當記者趕到考古現場時,在建築工人的指引下,先來到了西邊的工地,四座漢墓原址因為挖掘機取土,變成了四個大窟窿。工地旁邊散落堆放著一根根棺木板的“殘骸”。記者在現場看到,棺木中已經沒有隨葬品,考古工作人員只找到一個完整的陶罐。圍觀的施工人員告訴記者,下午,挖土機在這取土時,挖出的黃泥顏色越來越深,大量的黑泥被挖掘機挖出來後,才發現四座古墓已被相繼破壞,一些隨葬品也散失了。

    在現場,記者采訪了有關主管部門,他們表示,相關行政執法部門已經對沈家山破壞古墓事件進行了立案調查,並且在現場追繳回部分散失文物,如果有施工人員私自“收藏”隨葬品,一經查實,將追究刑事責任。

    青銅劍、銅鏡出土

    墓主人可能很有錢


    在沈家山工地東側,昨天下午又發掘出兩座漢墓。記者趕往現場時,考古工作人員正在清理第二座漢墓。考古工作人員介紹,從7月初到昨天截止,市考古人員在沈家山工地搶救性發掘了125座古墓葬。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人員在清理這第125座漢墓時,在椁棺旁邊發現完整無缺的陶罐,在棺椁內則發現了一個銅鏡,大量的五铢錢,還有一把長約0.8米的青銅劍,劍尖和劍鞘有點損壞,但是主體保存比較好。記者看到,劍身有花紋,但由於深陷泥土中2000年,花紋圖樣不能辨識。

    據現場考古人員介紹,漢代的墓葬裡發現劍比較常見,一般放置於墓主人的身邊,有的墓葬隨葬品中就有幾把劍,只有一些特別小的平民墓葬,可能會沒有劍。比如說,第124座漢墓棺椁內沒有發現寶劍。現在出土的這把青銅劍,考古人員推測,可能是墓主人生前隨身佩帶,因此死後也將這把劍當作隨葬品隨主人一起安葬。加上東邊發現的第124、125這兩座漢墓都出土了銅鏡,也說明墓主人生前至少“很有錢”。

    陶井、陶灶、石磨

    見證漢代生活


    昨天考古工作人員清理第125座墓工作接近尾聲時,又在棺椁頭廂意外發現陶井、陶灶和石磨。

    記者看到,陶井是一節節用泥土燒制的陶圈套疊起來砌成筒狀的井。據了解,漢代厚葬之風尤甚。老百姓崇尚迷信,認為“人死辄為神鬼而有知”,活人需要的,死人也需要,所以死後皆營建冥宅大墓,生活用品大量隨葬。西漢前期和中期,主要隨葬生前實用器,西漢中期以後,增添了各種專門為隨葬而燒造的陶質冥器,包括倉、灶、井、磨、樓閣模型和豬、狗、雞、鴨等禽畜偶像。第125座墓出土的陶井、陶灶、石磨模型,見證了2000年前的漢代百姓生活,對研究漢代喪葬習俗,也是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