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勢恢宏的美術館
廣西美術館將於本月18日竣工開館。記者昨日(1月13日)從項目業主廣西城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工程正在進行收尾工作並開始布展,建成後美術館將向市民呈現美術、書法、篆刻等主題作品。屆時,市民(南寧)從平樂大道上按指示牌方向往西行駛2公裡,即可到達廣西美術館,一飽美術藝術作品的眼福。
造型新穎由美術幾何體構成
在五象嶺森林公園的群山之中,“棲息”著一座造型新穎、色彩鮮明而極具現代氣息的建築,這就是廣西美術館。獨特的造型使得廣西美術館在群山之中分外醒目,只見其地上建築由圓柱體、四菱錐體、六面體、四方體、十二面體等圍繞著中庭布置組成,部分外牆采用的是彩釉玻璃,顏色豐富,如同畫家作畫時使用的調色盤。
美術館建築設計中大量應用幾何體,寓意何在?據廣西城投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長普應波介紹,美術館主體建築以石膏幾何體為母體,由圓柱體、球體等美術中常用到的幾何體精心組合而成,最終形成了美術館的主體形象。這種獨特設計手法將變化多端的美術流派包容其中,很好地诠釋了美術館的特點,又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更具特色的是,幾何體的外表為镂空的鋁單板幕牆,不僅具有很好的通風采光效果,而且銀色的幕牆還文上了壯錦、銅鼓紋飾等民族圖案,凸顯濃郁的廣西民族特色,體現了一種團結和睦、開放包容的特質。
和鄰近的廣西規劃館不同,廣西美術館的特別之處不僅在於建築造型新穎,而且規劃緊挨大型湖面。
記者昨日在施工現場看到,在美術館的東面及北面有巨大的深坑,這是為未來的湖面預留的。屆時,水系將從美術館的東面及北面繞過,在此可飽覽自然河流之秀色、郁郁青山之靈性,是市民寫生繪畫的絕佳去處。
正在收尾18日揭開神秘面紗
據悉,廣西美術館為五象新區重點建設的“三館三街”項目之一,是以展示、交流、研究、收藏為主要功能的大型綜合性省級美術館,總用地104畝,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工程概算3.478億元,於2011年初開始建設,將於今年1月18日竣工開館。
開館在即,美術館建設情況如何?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美術館室內外均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收尾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當中。室內,裝修工作已經進入尾聲,部分工人正在拆除室內的腳手架,檢查電路、調試電梯等,還有一些工人在清掃現場的垃圾。同時,室內布展工作已開始穿插進行,部分展品已經就位。
在美術館外,景觀綠化、道路等工程也在加緊施工。從平樂大道直達美術館的五象新區7號路,施工車輛來回忙碌著進行最後一小段路的路基硬化,接下來將鋪設瀝青。
景觀綠化工程也是美術館的一大亮點。館外的路堤依照自然地形被做成台階式,直接延伸到規劃的湖面上,以提供人們戲水的可能,可以使人親臨水體,享受大自然的樂 趣。綠樹和植被則巧妙地分布在各級台階上,層次分明、錯落有序,打破了主體建築與周邊環境的界限,使美術館、地形與綠化景觀融為一體,塑造出返璞歸真、追求天趣的園林景觀精華。
廣西美術館的設計凸顯了民族特色,其功能定位也強調區域性。據悉,廣西美術館的建成將填補廣西大型美術藝術作品展館的空白,成為廣西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藝術交流新平台;成為中國面向東南亞區域性的美術藝術研究中心、收藏展示中心、學術交流中心。
行走其中如同入畫美觀又環保
建成後的廣西美術館,將成為目前中國西部省區最大的美術館。
那麼,館內是否真的別有洞天?記者先行探密。
從南門步入美術館,首先到達的是一層中庭,這裡形同傳統民居的“天井”,各類展廳圍繞中庭分布開來。作為整個美術館的核心空間,中庭的設計極具現代感,明朗的線條、巨大的穹頂及大量引入自然光對空間的塑造,讓人感覺到豐富的層次和動態美,行走其中如同入畫。同時,中庭設置有扶梯通往各個展廳,靈活多變的垂直交通組織也打破了一般建築自上而下的單調感。
據介紹,美術館共6層,地下兩層,地上4層。地下主要為配套設施用房、停車場。場館一樓設有多功能廳、多媒體播放廳、貴賓接待室以及後勤服務設施等。二至四層共設展廳11個,展覽面積約7700平方米,展線總長約1580米。這些展廳分布在各個幾何體中,如圓柱體是書畫作品的主要展館,而十二面體是篆刻展品的藏館。另設有現代化的藏品庫共2300平方米。其中,精品展廳采用氣體滅火、恆溫恆濕展櫃的技術,有最嚴密的安防措施,具備國際級藏品交流、展覽功能。
不僅造型美觀、功能齊全,在環保節能發面,廣西美術館將在建成後,在其東北角的辦公區域上方放置面積1000平方米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電池板,以供應美術館部分用電。
溫馨提醒
廣西美術館位於五象新區五象嶺森林公園附近,平樂大道和玉洞大道之間。市民從南寧大橋和五象大道方向過來,可以穿過平樂隧道沿平樂大道往南行駛約2公裡,即可看到廣西美術館的指示牌,再按照指示方向往西行駛2公裡,即可到達廣西美術館。(記者韓沛實習生歐智婷/文記者賴有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