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覽岱岳游記

覽岱岳游記

日期:2016/12/14 21:01:26      編輯:古代建築
       出差到泰安,我有幸游覽了馳名中外的五岳之首——泰山。昨天清晨, 我懷著愉快的心情,一起乘車去泰山。
       泰山不只一座,大大小小的山峰個個相連,有高的、低的、寬的、窄的,不計其數.山峰上是無數塊奇形怪狀的石頭,有的石頭縫裡還長出了幾棵小樹,遠遠望去,滿山蒼翠。泰山上最高的山峰有1524米,最低的有600多米,寬的延綿上百公裡,窄的也有幾百米。山頂上雲霧籠罩,看上去若隱若現。山上名貴藥材非常多,路邊就能看見薄荷。山上有古建築很多,摩崖石刻據說2000多處。
       早上7點半就到紅門,此刻想起了流傳千古的詩句“登泰山而小天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此時的泰山在我的眼裡,顯的平淡無奇,甚至有點低矮。我想也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緣故吧。八點,我步行從中路向泰山進發,霧氣籠罩大地,天地一體蒼莽。買根拐杖,拾階而上。看不清四周的景色,辯不清東南西北,人往那走,我跟著往那走。只感到汗如雨下,台階沒完沒了。
       早上9點半到了壺天閣,兩面的大山高聳生煙,寒氣襲人,可我卻感覺此時滿面雨水還是汗水,不管了,休息一下繼續上台階,一條十幾裡的山路蜿蜿蜒蜒,或高或低,或明或暗,空曠幽深。到處喊山不斷,嗷的一聲,漫山震蕩,此起彼伏,一聲引來滿山回音。
  中午2點多,1524米的高山,7400有余的台階,18華裡的山路,被我五個小時的艱辛攀登所征服。路--甩在我們的身後,山--墊在我們的腳下。我們到了中天門,過了十八盤,上了南天門,天街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站在山頂,仙氣逼人,嗷的一聲。我徜徉於天街,留連於日觀峰。站在瞻魯台,體驗孔丘登泰山而小天下,大地卻了無聲息,山下靜的出奇。 叫人感覺天上仙景在人間。
  下午六點,陰天的太陽露出了光輝,魚肚發白,只見山腰雲海茫茫,波濤滾滾,排山倒海;又似萬馬奔騰,橫無際涯,壯觀極了。泰山似置於大海之中的孤島。此時此刻,數千人屏息凝神,一片俱寂——都想第一個捕捉一剎那。忽然,有人喊:“出來了,出來了”。只見茫茫雲海一處微微紅了起來,接著微紅逐漸變成血紅,血紅也愈洇愈大。突然,一粒紅豆蹦地跳出了雲海,漂浮於濤間,游弋其中。只聽一片咔嚓咔嚓聲,所有的相機將這壯觀的景像定格。
  晚上7點,我開始下山,很少爬山的我,腿腳開始不聽使喚,腳疼、腿發顫。直著方向下走,腿一陣陣發軟,只好走s方向。我們下了南天門,到了中天門,一路上到處絕谳峭壁,怪石峋磷,峰岫蒼翠,怪松懸結,亂峰列陣,山麓起伏,階依山壁;摩崖石刻比比皆是,石刻有兩千年前的古跡,也有近代、現代、當代的名人題詞書法,林林總總,千年古剎廟宇滿山,亭台樓閣到處,好似向人們訴說著千百年來帝王封禅拜山的壯觀熱鬧場景。
  當步行到回馬嶺,偶回頭一望,被眼前的景觀驚呆了,一條通天的石階小路似玉帶蜿蜿蜒蜒直上天際,南天門在雲端之上或隱或現。  
       巍峨、博大、雄偉的泰山,蒼生萬物在他腳下顯的渺小如蟻……今日始知,千百年來何為人們趨之若骛。泰山,五岳為尊,你當之無愧。泰山的美麗風光令人向往、贊美,泰山為五岳之首,希望再看看其他四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没有相关古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