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區大力實施徽州古建保護利用工程,通過項目引領、業態打造、嫁接市場,一方面為古建固形,一方面傳承徽州建築的精氣神。截至10月底,72處列入今年保護工程項目已完工69處,另外3處正在進行掃尾,共投入資金9920萬元,超年計劃投入1030萬元。
老街背街小巷改造是屯溪區今年實施的6個古建保護重點項目之一。背街小巷居住條件差,多數住房存在安全隱患,而普通老街居民收入較低,缺少自行改善住房條件的能力。該區通過實施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不僅解決了困難群眾的居住問題,還對危舊建築進行保護,通過業態打造喚醒“沉睡資源”,實現了互利共贏。截至目前,共投入資金3832萬元,283戶居民搬遷入住安置點“沐春家園”,騰空28幢古建築,建成並開放徽工坊一條街、古玩藝術珍寶博物館。外邊溪實施7幢古建築修繕、恢復重建,其中5幢已完工,2幢正在掃尾,3條街巷的基礎設施改造同步進行。黎陽老街在優化環境的基礎上,完成了石家大院、黎陽老屋、黎陽街48-3號和梁家大院的修繕,並通過招商引資對3處古民居進行業態打造。
屯溪區共有古建築180處12類,包括2條古街、2座古牌坊、13座古橋、12處古井和12處古碑等。該區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思路,廣積多方力量保護利用。在原有古建築修繕、執法、專家隊伍的基礎上,選聘招募100名文物義務監督員,參與徽州古建築保護工作。除了安排區級專項資金,累計爭取文化文物古建築等各類資金715萬元,國保單位程氏三宅修繕、程大位故居規劃以及程大位保護展示工程三個項目順利通過國家文物局立項;編制珠算博物館展陳改造方案獲省文物局專項資金。加大招商引資和社會資本運作,使古建築煥發新活力,黎陽老街融合歷史文化和現代元素,引進非遺展示、酒吧民宿等業態入駐;敘微捨、徽堂一號等極具特色的酒吧客棧,成為游客的好去處;吳中明坊、吳蔚起坊、百鳥亭等一批古建築經過修繕後,成為眾多攝影愛好者的取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