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造就的屯溪老街
在徽州地區很多老街是由以前的水運埠頭發展而來的,屯溪老街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老街起源於宋代,到了明清時代成了徽州的物資集散中心。開始時老街也只是一段曲尺形狀的街道,人們習慣稱為“八家棧”,現今屯溪老大橋挨著的那段路就是以前八家棧所在的地方,可以說這裡就是屯溪老街真正意義上的入口處,是整個屯溪的發源地。從西邊的“八家棧”到東邊的老街牌坊碑記,整條老街全長1273米,寬度約為七米,路面全部用淺褐色的大塊條石鋪砌而成。
屯溪老街兩旁的很多建築繼承了南宋都成臨安也就是今天的臨安的風格,據說南宋朝廷咋遷都是征集了不少徽州的工匠建造宋城,工匠們造完宋城之後,回到家鄉酒模擬宋城來建造房屋和店鋪,是以屯溪老街也有“今日宋城”之說。
在繼承南宋建築風格的同時,老街兩邊的房子也體現了古徽州建築的特點。房子的體積都不大,色彩淡雅、造型精致,白色的馬頭牆、小青瓦覆蓋的屋頂、門樓窗棂上的精美雕花、掛於門楣上的八角玲珑燈,一切的一切無不透露著濃郁的徽州古韻和氣質。作為店鋪,老街兩旁的建築大多采用前店後坊、前店後庫、前店後居或者樓下店樓上居的設計,商鋪臨街的地方為可靈活裝卸的排門,卸去排門後店堂全部展開,便於營業,商鋪不臨街的屋子則采用內開天井式布局,即用天井采光。謂之“四水歸堂表示“聚財”之義。正是如此考究精致的建築,為屯溪老街迎來了“活動著的清明上河圖”之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