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江蘇睢寧窦山發現漢代墓葬群

江蘇睢寧窦山發現漢代墓葬群

日期:2016/12/14 12:13:59      編輯:古建築保護
    今年夏天,睢寧縣公安部門找到徐州博物館,求助文博專家對已破獲的案件中所追回的文物進行鑒定,並勘察被盜墓葬現場。案件最終塵埃落定,盜墓者得到了應有的法律制裁,而沉寂於村民宅基地下的一處古代墓葬群由此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古墓群位於睢寧縣官山鎮張山村窦山西南麓的坡地上。過去,墓葬群所在的坡地上是村民房屋,由於當地的新能源光伏發電項目用地,村莊東邊的窦山被削平,施工用地還同時涉及到西南麓坡地上的部分村民住房拆遷。施工中,遇到了掩埋在坡地上的古墓,這些墓葬讓盜墓者做起了發財夢。為了配合項目施工,防止古代墓葬群繼續被盜,徐州博物館和睢寧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從10月下旬開始對該處墓葬群進行搶救性發掘。

    2000平方米內約有40多座墓葬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考古發掘現場。考古隊用彩色三角旗把墓葬群所在位置圍成一個南北約50米、東西約40米的區域,南北兩頭的出入口都掛上了“考古現場嚴禁入內”的醒目橫幅。墓葬群所在區域的地表相對平整,黃褐色的泥地上不規則地分布著用石灰畫好的白色長方形框,每個方框就是一個墓口邊緣,有的方框內還蓋著一層石板。考古隊員們正冒著冬日的寒風清理幾座墓葬。

    徐州博物館考古部劉超介紹說,考古人員最初來到現場時,墓葬群被拆遷後遺留的建築垃圾掩蓋著,坡地東側邊緣個別墓葬被施工挖掘機破壞。考古隊首先把墓葬群所在區域的地表鏟平後,才呈現出現在的樣子。

    在鏟平過程中,細心的考古隊員在擾動雜土中,采集到一枚王莽時期的錢幣“大布黃千”,這枚錢幣通體綠銹完整無缺,上面的文字也非常清晰。“大布黃千”是王莽時期鑄造的虛值貨幣,形狀類似戰國時期的布幣,比較少見。經過細致勘探,考古隊在該墓葬群大約2000平方米的范圍內,探明確定約有40多座墓葬,初步判斷,時代跨度從西漢早期到東漢早期,墓葬類型大致有土坑豎穴墓、土坑石椁墓兩種。土坑豎穴墓是直接在土坑內放置木棺,土坑石椁墓則是挖好土坑墓圹後,在墓圹內用石板修砌石椁,再將木棺放入石椁中。

    “墓葬類型來看,現在發現的只有土坑豎穴墓、土坑石椁墓兩種;從規格上看有大有小,能看出這些墓主人之間有一定的貧富差距;從墓向上看,這些墓葬以南北向為主,墓主頭朝北,少數幾座墓葬是東西向的。”劉超介紹,這些漢墓中既有單人葬,也有雙人合葬。雖然墓葬比較密集,但沒有打破關系的(後葬者挖到之前墓葬的),所以錯落有致。“使用石椁可能是漢代當地的一種風俗,所以墓葬群中的石椁墓較多,即便是石椁質量也有好壞之分,有的石椁所用石板厚達30厘米,工藝精湛,有的石椁則質量較差。這在當時很可能是貧富差距造成的。”



    出土陶器、銅器、錢幣等多件文物

    為了方便工作,考古隊員在村中租住民房用做駐地。在這裡,記者見到了考古隊員在已經發掘結束的幾座墓葬中,細心清理出土的陶器、銅器、錢幣等多件精美文物。

    各種出土文物中,錢幣是最多的,西漢時期的五铢、王莽時期的大泉五十都有多枚發現。五铢錢出土時,多枚成疊放在一起,大泉五十銹跡斑斑但文字仍舊清晰可辨。在考古隊員的發現中,銅鏡有三面,出土時都有斷裂或破損,銅鏡的鑄造風格和背面的圖案也各不相同,有星雲鏡、四乳四靈鏡。“從銅鏡的風格看,鏡面較薄的是屬於西漢早期的,邊緣寬一些的則為西漢中晚期。”

    在清理出土文物中,考古隊員意外發現了一枚青銅印章。這枚印章通體遍布綠銹,印面為正方形,邊長約有1.5厘米,印鈕為隆起的饅頭狀,印鈕中間有穿系的孔。由於印面銹蝕比較嚴重,印文在進一步清理前無法辨識。考古隊員表示,這種印章應該屬於漢代私印。此外,考古隊員還在一座墓葬中發現了一件青銅眉刷、陶制黛版,這是漢代人梳妝用的小工具。

    墓室石壁上發現漢畫

    由於墓葬群中的多座石椁墓做工非常精湛、形制非常規整,睢寧博物館考古部鄭主任決定將部分完好的石椁墓石板取走帶回博物館,將來復原墓葬原貌展示。

    在清理靠近南端的10號墓時,為了完好取出石板,考古隊員把石塊上綁上粗繩,還找來了工程機械臨時充當起重機,緩緩地把石塊吊運到安全地點平放。

    在移動10號墓最北側的石蓋板過程中,考古隊員發現在10號墓石椁北擋板內側的石壁上有一幅漢畫,由於墓室內淤土太厚,畫面只有最上端小半部分露在外面。畫面上可以看到有環形玉璧造型,對稱的一對鳳鳥圖案。考古人員表示,這是漢代常見的十字穿壁圖案。石椁對稱的南側擋板會不會也有漢畫呢?當考古隊員挪開南側石蓋板時,南側石擋板的內側卻什麼也沒有。徐州博物館劉超表示,這座墓上出現的漢畫,是修建這座墓時特意制作的,墓主人顯然有一定的財力。

    修建這些石椁墓的石板、石材是哪裡來的呢?當地村民介紹說,村邊雖然有窦山,但山上石質不好,而且山上並不出產這樣的石頭,古代人很可能是從附近的官山上采集來的石頭。

    考古隊員表示,發掘清理完這些漢代墓葬,需要一個多月時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