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泉州鯉城區著力打造古城文化體驗游品牌

泉州鯉城區著力打造古城文化體驗游品牌

日期:2016/12/14 10:08:56      編輯:古建築保護

  近日,海濱街道啟動免費“游古跡·品底蘊”健康休閒游項目。來自晉江老年人協會的30多名老同志參加了此次健康休閒游,他們游覽了釋迦寺、關岳廟、清淨寺、東觀西台、祖闾蘇、府文廟、花橋宮、市舶司遺址、芳草園、臨漳門、凱德廣場等景點。 (林正順 攝)

  本報訊 海濱街道啟動免費“游古跡·品底蘊”健康休閒游項目、鯉中街道組織“魅力鯉中·文化采風”活動、區文體旅游局向社會各界公開征集鯉城古城旅游品牌名稱、開展“閩南遺風·古韻鯉城”攝影大賽……圍繞“古韻鯉城·文化之旅”旅游項目開發,鯉城區各街道各部門開展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全面提升旅游項目的服務質量。

  主打文化游品牌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獲特別多。”在鯉城區,您可以放緩生活的腳步,探索“世界宗教博物館”的奧秘,體驗“中原文化活化石” 的魅力,欣賞全國僅有的“皇宮起”民居的韻味,感受“漲海聲中萬國商”、“市井十洲人”的繁華往昔。

  漫步鯉城,自朝天門,過泉山門、威遠樓,沿中山路南下,駐足南門古渡,“漲海聲中萬國商”的歷史街景依稀可尋。自江南新區跨越筍江橋,經接官亭、臨漳門入古城區,由德濟門遺址沿中山路北上,放眼東西兩隅,“世界宗教博物館”美譽不言而喻。走街串巷,南音、南戲、南建築、南拳、南派工藝,植根於民俗之中,唐宋遺風信手拈來。

  這裡不僅有“古老與傳統”,更有“時尚與新潮”。不管是源和1916,還是六井孔創意園,層出不窮的創意理念在這方天地盡情展現,傳統與時尚的對接相得益彰。鯉城在滾滾向前的歷史車輪中勇猛前進,在每個時期留下了最為絢爛的文化財富精神寶藏。

  為了更好地整合鯉城文化旅游景點,鯉城區推出了古城文化體驗旅游路線,您可以從錦繡莊木偶藝術館出發,來到燦然閣書畫裝裱部,再來到集古齋、李堯寶刻紙工作室、古厝茶館、古玩市場、府文廟夫子泉茶藝館體驗古城博大精深的文化。

  倡導大景區理念

  “城是一個景,景即一座城。”一段時間來,鯉城區積極把握自駕游、體驗游、自助休閒游等方興未艾的旅游發展新趨勢,以“歷史為脈、文化為核、古城為景、旅游為橋”,探索推動文化與旅游的互動融合,把6.71平方公裡的古城作為一個文化旅游的整體景區來打造推介。為了讓游客們更好地了解、體驗鯉城的風土民情和文化底蘊,經過深入調研,鯉城區精心篩選出首批52個旅游景點,並將其以“古韻鯉城·文化之旅”為主題,以“一條中山路·千年泉州史”為主軸,圍繞“古城谒祖朝聖游、古城創意游、古城街巷游、古城文化體驗游”4大板塊,整合成7條精品旅游線路。

  鯉城區首次提出將整個古城作為一個大景區來策劃、包裝、推廣,引導鯉城區內75個文物保護單位、30家酒店賓館、15家旅行社進行古城旅游項目對接,探索以市場化來運作古城文化旅游,努力在觀光游向體驗游、組團游向自助游過渡的時代,把握市場脈搏、搶占市場先機。

  為了讓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們對鯉城古城文化游覽留存一個美好的記憶,鯉城區下足了功夫:先後在旅游部門的官方微博和QQ群上有獎征集古城文化旅游主題名稱、LOGO標志等,贏得網友的交口贊譽;統一制作了52塊古城景點指示簡介木牌,印制分發了古城文化旅游手繪地圖、旅游導覽,組織了一批富有閩南韻味的三輪腳踏車,讓來自天南海北的自助游、自駕游的游客們在古城旅游時更加輕松惬意。

  在5月19日“中國旅游日”當天,鯉城區將啟動“古韻鯉城·文化之旅”旅游項目開發儀式,組織“微博達人穿越秀”、“鯉城尋寶”等活動,組織嘉賓和游客們分3條線路開展“古城文化體驗游”,這三條線路分別是“城南線”——感受保存完好的海絲文化、古民居和名小吃,“西街線”——體驗古城核心區積澱千年的文化韻味,“西街—源和線”—— 一邊是古老滄桑的古城,一邊則是舊廠房包裹下的時尚創意園。

  古老而又年輕的古城,將敞開胸懷,讓來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們在走街串巷中體驗“出磚入石”的閩南建築、保留完整的街巷肌理、雄渾有力的拍胸舞、讓人回味無窮的肉粽和面線糊等風味小吃、時尚創意與百年工業文化有機結合的創意產業園區等,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