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災後重建第一鎮 水磨古鎮

災後重建第一鎮 水磨古鎮

日期:2016/12/14 10:03:06      編輯:古建築保護
    位於汶川縣南部的水磨古鎮是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第一鎮。如今,浴火重生的水磨古鎮已成了旅游勝地。

    在獨具羌俗風味的禅壽老街老人村飯店裡,我們品嘗到了最具風味特色的羌族地道菜品。羌家玉排,豆花、臘肉等,老板應堂輝忙上忙下招呼,熱氣騰騰的飯菜,香味四溢,入口味道極好,“風味特色,讓來消費的游客都能吃得慣。”應老板說道。

    老人村飯店坐落於水磨古鎮禅壽老街的街口,於2010年4月開張,因為菜品地道,老人村飯店的生意非常火爆,“以前跟現在簡直沒法比,尤其是在周末節假日期間,提前一個多月預訂的都有。中秋國慶期間我們得忙翻了!”據應堂輝介紹,兩層樓400多平米的店面,能同時容納180多人進餐。該店屬於中等消費,人均消費30元。

    走進禅壽老街,老人村飯店的店面裝飾極具羌族風味,古色古香的雕梁窗棂上,掛滿了金黃的玉米、鮮紅的辣椒,以及香噴噴的臘肉香腸,其中一塊臘豬肉還是一整頭,這引起了記者們的好奇,“整條整條掛上,象征這家很富裕興旺。”老板應堂輝笑呵呵解釋道。另據服務員介紹,這種豬是當地山豬,吃起來特別香。

    據了解,應堂輝是土生土長的水磨鎮老人村村民,震前搞餐飲每天收入只有300元左右,恢復重建後,水磨旅游業紅火,每天能收入10000元左右。據悉,老人村飯店經營兩年多,每年的純利潤達四五十萬。

    隨後,記者又來到任記茶府,“一到旅游旺季,游客簡直是絡繹不絕,生意非常好。”任老板告訴記者。據了解,任記老宅原本是兩位老人居住的房屋,地震的時候,房屋幾乎全部倒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重建的任記茶府從最初的前廳擴建到了前、中、後三個院落,八百三十平米的店鋪融合了漢、藏、羌三種民族的建築風格,按照前店後院的經營方式,經營各種茶水,同時可供客人打牌和住宿,七間客房,平日裡每天大概能住三四間,遇到周末和節假日便會客滿。茶館經營得有聲有色,生意好的時候一年能有上百萬元的收入。

    漫步古鎮老街,入目之處是古色古香的民居和熱鬧的景象。“景色又好,吃的東西又巴適,到水磨來耍一趟,不虛此行。”在老人村飯店,恰遇周五從成都自駕游過來的李先生一家三口,吃得香噴噴的可口飯菜,李先生對水磨古鎮贊不絕口。“這裡離成都近,風景好,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來這裡觀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