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南京市民楊春明向文管部門反映,他在回家探親的路上發現一塊石碑。後經過文管部門鑒定,該石碑是300年前蘇皖兩省交界處的界碑,具有一定的文物史料價值。
家住在南京市六合城區的楊春明昨日回老家冶山鎮探望母親,意外在老宅菜園草叢中發現一塊石碑。經過文管部門鑒定,該石碑是蘇皖兩省交界處的界碑,有大約300多年歷史。
據楊春明介紹,石碑是在老家的菜園裡發現的,石碑長約1米,發現時上面有厚厚的泥土和枯枝葉。楊春明找來工具將其清除,並用水清洗了一下,很快界碑上的碑文露了出來,右側上面刻有:江寧府六合縣,左側上面刻有:東旺廟址界址。
據了解,這塊石碑長約1米2.,寬約30公分,厚約20公分,重約100公斤,楊春明80多歲的母親表示,石碑是她90多歲的父親從村口與安徽交界處橋頭上搬回來的。“當時橋頭打仗,石橋被炸毀,這個石碑被炸飛掉到河裡。戰斗結束後,父親趁夜黑,鬼子不注意,悄悄將石碑用牛車拉了回來。藏在菜園裡,這麼多年早就忘了這事。”
文管科科長林威在實地察看了石碑上的碑文後認定,該石碑距現在已有300年的歷史,是300年前江蘇和安徽兩省的界碑。林威說:“石碑的發現,也證實了建於唐代武則天時期的東王廟的存在。這對研究300年前蘇皖文化有參考價值。”
據悉,六和博物館正在建一座百米長的石碑林展覽區。屆時,石碑將被放入展覽區,供市民觀賞。